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48.97
    -351.49 (-2.12%)
     
  • 國指

    5,743.78
    -112.66 (-1.92%)
     
  • 上證綜指

    3,007.07
    -50.31 (-1.65%)
     
  • 道指

    37,837.46
    +102.35 (+0.27%)
     
  • 標普 500

    5,053.72
    -8.10 (-0.16%)
     
  • 納指

    15,866.93
    -18.09 (-0.11%)
     
  • Vix指數

    19.18
    -0.05 (-0.26%)
     
  • 富時100

    7,813.42
    -152.11 (-1.91%)
     
  • 紐約期油

    85.28
    -0.13 (-0.15%)
     
  • 金價

    2,392.20
    +9.20 (+0.39%)
     
  • 美元

    7.8315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37
    -0.0003 (-0.03%)
     
  • 日圓

    0.0505
    -0.0000 (-0.08%)
     
  • 歐元

    8.3234
    +0.0077 (+0.09%)
     
  • Bitcoin

    62,340.73
    -4,059.45 (-6.11%)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30年前怡和=今日和黃

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旗下公司連番出售持有資產,社會評論主要認為是撤資。其實本地投資者大規模撤資,在三十年前已經發生過,就是老牌英資公司怡和集團,於1983年遷冊至百慕達,由於企業遷冊後,香港的公司便變成海外公司的附屬機構,控股形式和資金轉移的途徑,產生很大分別,故當年同樣引起社會極大迴響。

到1992年時,怡和更將第一上市地位轉至倫敦,1994年直接把香港的上市地位取消,同系的牛奶公司、置地、文華東方等,也陸續取消香港上市地位,所以如自己這批八十後投資者,如果沒有查看舊資料,應該不知道發生過這件事。

當年很多投資者,認為怡和撤資後,必死無疑,事實上由於公司資產仍集中在香港,但不受內地政府歡迎,94至97年即使本地經濟向好,其股價亦只是在橫行未見受惠,及後遇上97年金融風暴,業務更連番重創,休養生息多年,直至03年才明顯好轉。

打開怡和的年報,會看到惠康、萬寧、美心、牛奶公司、文華東方、置地系商場和大廈等生意,並持有7-11、必勝客、宜家傢俬及多個知名汽車品牌的地區代理權。2003年起,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由4億多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46億多美元,增長超過十倍,作為一間綜合企業,升幅十分驚人,過去二十年間,怡和股價亦大幅跑羸恒指(見圖),如果再計入股息,投資在怡和身上,回報會比和黃(13),甚至藍籌股王煤氣(3)更高。

自計劃百佳賣盤後,又有將港燈打包成商業信托再上市,如果計及之前拆售雍澄軒失敗一事,似乎長和系出售在港資產,已成為其核心策略,其實不必太在意超人是否承認,正在撤資或將來會否遷冊。參考怡和的表現,對一些在政治或民間不受歡迎的富豪,出售業務,拿回現金,轉為低調,去歐洲或東南亞國家投資,這四部曲如果處理得宜,忍受幾年的陣痛後,可能會有新的景象。

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其實應該考慮和黃,誠哥的投資眼光的準繩度,相信是國際公認的高,集團從沽售香港業務中,可收回大量現金,實現資產的價值,將來應該會買入新的資產,提供長期的增長潛力。

(公司客戶持有和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