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道指

    39,760.08
    +477.75 (+1.22%)
     
  • 標普 500

    5,248.49
    +44.91 (+0.86%)
     
  • 納指

    16,399.52
    +83.82 (+0.51%)
     
  • Vix指數

    13.02
    +0.24 (+1.88%)
     
  • 富時100

    7,968.85
    +36.87 (+0.46%)
     
  • 紐約期油

    81.68
    +0.33 (+0.41%)
     
  • 金價

    2,216.10
    +3.40 (+0.15%)
     
  • 美元

    7.8231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36
    +0.0004 (+0.04%)
     
  • 日圓

    0.0514
    -0.0001 (-0.14%)
     
  • 歐元

    8.4329
    -0.0363 (-0.43%)
     
  • Bitcoin

    70,674.44
    +807.62 (+1.16%)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財經脈搏: 面膜 大王入豪門 成歐 萊雅搖錢樹

財經脈搏: 面膜 大王入豪門 成歐 萊雅搖錢樹

撰文:毛睿智 攝影:東方IC、歐新社 美術:陳國威

曾收購小護士、羽西等國產化妝品品牌的法國化妝品集團歐萊雅(L'Oral Group),時隔多年再次向國貨出手,宣布以六十五點四億港元為代價,收購在港交所上市,並有「中國面膜第一股」稱號美即控股(01633),以補充其中低檔產品線,市場多年的猜測終成現實。

歐萊雅的收購也再次引起市場對國產日化公司發展前景的討論。經濟放緩令原本眼於發展新興市場的外資日化品牌業績倒退;相反,如美即這樣的國產品牌收入增長卻異常快速,前景光明。可是因資金規模難與外資大公司相比,過了青春無少年下,美即見好即收,歐萊雅有前車之鑑,定放手讓「新娘」綻放過去的佳績。

來港上市不足三年的美即控股(01633),於上週末與歐萊雅發布聯合公告,稱歐萊雅擬以每股六點三元的價格,全面收購美即控股,交易涉及金額六十五點四億港元。收購單價較美即停牌時的價格溢價百分之二十四點八,總金額更為美即年收入的五倍。受利好消息驅使,美即復牌後大漲百分之十九,至六點零一元。

歐萊雅方面表示,收購已獲得包括美即創始人佘雨原在內的佔股本百分之六十二點三的主要股東支持。歐萊雅將以內部財務資源撥付所需資金,法巴銀行母公司BNP Paribas SA也對歐萊雅集團授信六點五億歐元(約六十七點二港元)。收購完成後,美即將作為歐萊雅中國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運作,而現時的管理層及團隊都將留任,佘雨原仍任行政總裁,年薪三百萬元人民幣,每年定期分紅九十萬元人民幣。根據雙方協議,美即被收購成功後將在港交所除牌。

廣告

蜜運多年 修成正果

該交易尚待中國商務部批准,但單就雙方的談判的成熟度而言,絕非一時之興。早在二○一一年底,業內就有傳聞指歐萊雅與美即接觸,惟雙方予以否認;今年四月歐萊雅收購美即的傳聞再次流於市場。雙方一直保持沉默,直至本月初,美即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兩個潛在買家討論收購事項。而在停牌近二十日後接蠱,美即終落入歐萊雅家。

只是對於正處於成長高峰的美即為何寄予尋求買家,而非自身的壯大,市場抱有疑團。根據美即公布的財政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十月底的半年內,該公司收入達八點二億元,按年增長三成一;淨利潤增長約兩成至九千六百五十萬元。據AC尼爾森報告,二○一二年,美即在中國面膜市場獨享百分之二十六點四的市場佔有率,成為當之無愧的面膜界大佬。

但對於這樣的行業翹楚,中國化妝品營銷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剛卻認為:「美即必然選擇被收購。」他認為,從日化行業規律看,化妝品單一獨立品牌很難長期持續增長,必須通過多品牌實現發展,故美即或早或晚都將走上收購或被收購之路。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稱,現時國內日化行業以民企為主,較少獲得政策支持,出於對經濟發展大環境的擔憂,民企傾向於選擇較好的「袋袋平安」時機。

億萬級別 消費市場

李志起稱,當今化妝品市場渠道趨於集中、費用逐漸增加,加之競爭對手的規模布局逐漸全面,單一產品成為國產品牌的最大軟肋。此外,國內品牌在研發、技術、營銷及文化等方便尚不足以與國際品牌抗衡,因此美即選擇在青春少女時,高價「嫁入豪門」,沒負過了青春無少年。

反之,歐萊雅聲名享譽全球,業績卻是平平,正正需要美即這樣的新血擴充產品線,提升業績。由於新興市場銷售增長放緩,外資日化品牌受到拖累,歐美市場低迷的同時新興市場銷售也錄得倒退。同樣來自法國的歐舒丹(00973)早前公布截至今年六月底的財政季度業績顯示,銷售額增長大幅放緩至百分之一點九,錄得二點二億歐元,其中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幅也從百分之四十一點四放緩至百分之二十九。

歐萊雅公布的業績也顯示,其上半年銷售額一百一十七億歐元,增幅僅為百分之四點七,其中亞太區增幅下滑最嚴重的市場,增幅由百分之二十一點九下滑至百分之五點一。而隨國內品牌的崛起,外資壓力倍增。據AC尼爾森數據,外資化妝品品牌在內地的市場佔有率由二○○九年五月的百分之五十七點九,下滑至去年同期的百分之四十四點五,部分品牌甚至出現雙位數下滑。即使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外資品牌歐萊雅,去年增長率也不過百分之十二點四,與行業平均水平相當。

過江龍未有擴大地盤,並不是意味內地化妝品市場規模縮小。二○一二年,內地日化行業銷售額逾兩千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七。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預計未來八至十年,中國人均化妝品消費將增長二至四倍,日化行業將成為中國下一個「億萬級別的消費市場」。

渠道豐富 坐享其成

已在中國發展多年的歐萊雅自然希望死守中國市場,面膜大王美即則是其理想收購對象。據內地營銷諮詢公司尚道女性消費發布的二○一一年消費數據,面膜已成為第四大化妝品消費品,二○○一年至二○○九年期間,面膜是各類護膚品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種類,增速高達百分之三十一。

而在渠道銷售方面,屈臣氏個人護理店在內地有六百多間分店,便於二○一二年內地創造一百二十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銷售收入,其中十三點九億元由面膜、眼膜產品貢獻。而在面膜銷售中,屈臣氏自家品牌以約五億元收入佔據首位,美即則當仁不讓地以近四億元收入佔據銷售榜單第二。

定位中低端的美即銷售渠道豐富,其中三分之一通過屈臣氏銷售,四分之一通過商業超市,餘者則通過化妝品專營店及電商渠道。吳志剛認為,美即的渠道與歐萊雅現時在中國的品牌渠道高度匹配。歐萊雅在收購美即後,不但可豐富其產品線,令其繼續發展三四線城市,更坐享美即的渠道資源,減少自身財務成本。由此可見,此單收購確是雙方你情我願,兼且是郎才女貌的一樁美事。

前車之鑑 團隊留用

早在二○○三年,歐萊雅收購當時在中國排名第三的護膚品品牌小護士。小護士當時在中國護膚品市場擁有百分之五的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達百分之九十。惟被歐萊雅收購後,小護士在內地市場幾乎銷聲匿跡,疑被歐萊雅「雪藏」;而另一品牌羽西在歸於歐萊雅麾下後,品牌定位也變得搖擺不定,市場表現平平。市場難免擔心美即將步前兩者後塵。分析人士認為,小護士當年的沉靜,是由於雙方管理團隊交替產生的問題所致,美即被收購後留用原有團隊,這點不必擔心。此外,較之小護士,美即的銷售渠道和覆蓋面均更為優勝。歐萊雅發表聲明表示,該公司計畫「依靠美即極富才華的管理層及團隊,以及自身的科學專長,利用中國的研發和創新中心發展這個中國品牌」,同時也否認雪藏小護士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