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6
    0.0000 (0.00%)
     
  • 人民幣

    0.9221
    -0.0007 (-0.08%)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4%)
     
  • 歐元

    8.4383
    -0.0023 (-0.03%)
     
  • 英鎊

    9.8680
    -0.0080 (-0.08%)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102.05
    -661.89 (-0.94%)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台灣第二季GDP保持高增速且優於預期 出口及投資持續挺經濟

【彭博】-- 台灣主計總處在新聞稿中公佈,第二季經濟較上年同期成長7.47%,由於出口及投資強勁有助抵銷民間消費受本土疫情的衝擊,使得經濟仍可保持較高增速。

台灣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彭博調查的預估中值6.65%,且僅較第一季的逾十年最強勁水準8.92%有所放緩。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吳佩璇在記者會中表示,疫情並沒有對製造業活動造成明顯影響,出口和投資擴張力道都比之前預期的好。此外,下半年如果疫情控制能越來越好,對民間消費影響會逐步縮小。

由於5月中旬起全台灣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數據顯示第二季台灣民眾在本地消費負成長0.55%,為數據編制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

主計總處在6月初上修今年全年成長率預估至5.46%。吳佩璇表示,當時的預測已假設疫情在第三季能得到控制,因此未必會改變對下半年預測,以今天公佈的概估值來看全年可能成長5.58%。

分析師觀點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Michelle Lam在採訪中稱,台灣第二季GDP概估值主要的意外是出口項目,比月度數據所推估出來的更強勁。

下半年經濟展望主要觀察,防疫限制鬆綁和政府可能推出消費券是否能讓消費馬上好轉,以及出口是否能夠繼續強勁增長;出口增速可能會因高基期因素而緩和整體來看,本次數據表現優異,顯示本地疫情蔓延的影響並沒有很大,同時出口增速能夠有效抵銷衝擊

數據重點

第二季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5.19個百分點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22.93%商品及服務輸入成長17.74%第二季國內需求成長2.62%,對經濟成長貢獻2.2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消費負成長0.41%政府消費成長2.43%,主因防疫所需,相關支出如疫苗施打等費用大幅增加資本形成實質成長8.58%

廣告

宏觀形勢

美國聯儲會本周的會後聲明首次指出,經濟已朝著購債要實現的目標取得了進展,不過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現在距離滿足減碼條件還有一段路受供應鏈瓶頸的約束,美國第二季經濟折合年率成長6.5%,遜於市場預估,展望未來,經濟成長將面臨政府支持減弱、供應和勞動力限制揮之不去的挑戰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本周受訪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決定是否拿出緩解晶片供應短缺問題的520億美元專項資金的一部分給外國晶片生產商,並稱地緣政治風險是美國要降低對台灣晶片生產依賴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一個台灣兩種經濟面貌:出口的紅紅火火難掩消費的冷冷清清台灣6月出口連續四個月雙位數成長率 下半年出口料持續擴張台灣6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再降溫 基期效應逐漸消退台灣6月失業率受疫情影響跳升至2010年來最高台灣央行:數位理事關切通膨議題;一位認為台幣偏強之際不宜升息

(新增經濟學家評論)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