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滬深300

    3,520.96
    +18.18 (+0.52%)
     
  • 美元

    7.8256
    +0.0026 (+0.03%)
     
  • 人民幣

    0.9228
    -0.0004 (-0.04%)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4
    -0.0000 (-0.08%)
     
  • 歐元

    8.4388
    -0.0303 (-0.36%)
     
  • 英鎊

    9.876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3.11
    +1.76 (+2.16%)
     
  • 金價

    2,254.80
    +42.10 (+1.90%)
     
  • Bitcoin

    70,722.60
    +1,564.62 (+2.26%)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大行觀察】匯豐上調一間「十倍股」的目標價 理由是技術領先對手兩至三年

力勁科技(00558.HK)在9月簽訂6台7,200噸車身壓鑄機Giga Press訂單,匯豐環研預計,該公司在明後兩年間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攀升,並認為其技術較競爭者領先兩至三年,隨着明年新生產線投產,料產能也較為優勝。該行上調力勁目標價由23.64元升至26元,升幅近一成,維持「買入」評級。 這是繼大和於上月中將力勁目標價由26元上調至全城最牛的30元後,另一家大行因看好力勁業務前景而上調其目標。 大和報告當時指,力勁來自Tesla 的大型車身壓鑄機「Giga Press」訂單約3億元,其中1億元的訂單將於今年底交付,相信在更多大型壓鑄機的交付下,力勁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上調其明後兩年的盈利預測14%至17%。 力勁科技主要是設計、製造及銷售壓鑄機、注塑機和數控加工中心(CNC),在全球有8個生產基地,中國内地佔6個,中國台灣和意大利各佔1個。自2008年收購意德拉後,力勁科技成為全球最大的壓鑄機生產商。 汽車製造一直穩居壓鑄工業的最大市場。當Tesla的Model3/Y生產線於2019年落戶上海,作為Tesla車身壓鑄機Giga Press的獨家供應商力勁科技率先吃頭啖湯,但大行看好力勁的技術優勢,能夠在非Tesla的車廠客戶搶佔市場份額。 匯豐指出,力勁在Giga Press供貨上,正滲透到非Tesla客戶市場,直接與對手文燦壓鑄(603348.CN)和中外合資SORL競爭。該公司於8月10日與內地汽車底盤供應商寧波拓普(601689.CN)簽訂供貨協議,9月向其提供6台7,200噸車身壓鑄機Giga Press。拓普的知名客戶包括Audi、BMW寶馬、Fiat Chrysler、通用、吉利、福特、梅斯特斯-平治、保時捷和大眾等。 該行引述管理層預計,今年將總共出貨10至15台Giga Press,去年則為10台。 匯豐相信,當更多汽車代工生產商完成將Giga Press融入生產線的技術測試,力勁的出貨速度將在明後兩年加快,Giga Press的市場滲透率將由今年8%上升至明年的14%,並預計明後兩年分別付運11及17台Giga Press,對明後兩年的收入貢獻為6%及8%。 目前力勁的Giga Press產能約兩至三台,公司正在深圳建廠,料明年完工後,每月將新增一至兩台的產能。另方面,由於汽車下游產業的復甦,6,000噸以下的小噸位壓鑄機(Die-Casting Machine, DCM)銷情穩定。公司管理層目標是未來三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為30%,匯豐預計今年總收入增長31%。 雖然來自對手Buhler(未上市)及伊之密精密(300415.CN)的競爭加劇,令投資者有所擔心,但匯豐卻認為力勁技術領先對兩至三年。 該行解釋,力勁於多年前開發了一個大噸位的DCM,原是為攫取5G通訊濾波器的商機,但卻被電動車龍頭Tesla相中,將之應用於底盤的生產,2020年力勁的競爭對手仍專注小噸位DCM應用較細的零部件如變速箱和發動機閥門的製造,主要競爭對手的東芝的最大DCM仍然只有3,500噸,而Buhler的5,500噸DCM亦未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