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6
    0.0000 (0.00%)
     
  • 人民幣

    0.9222
    -0.0006 (-0.07%)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377
    -0.0029 (-0.03%)
     
  • 英鎊

    9.8700
    -0.0060 (-0.06%)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69,676.62
    -955.00 (-1.3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大行觀察】福萊特季賺三成 匯豐稱產能擴張可抵銷高成本不利

受惠於費用下降,內地產銷光伏及浮法玻璃商的福萊特玻璃(06865.HK)第三季度單季度淨利潤4.5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9.89%。匯豐環研報告指,雖然原材料成本上升及產品平均單價(ASP)較低,但新增產能仍支持福萊特業績表現,至於限電措施對公司產能影響,管理層認為目前狀況仍屬可控。 福萊特並指,其與晶澳太陽能於7月30日就供應及銷售預計約2.3億平方米組件用光伏壓延玻璃訂立銷售合約,合約期自8月1日起至2024年7月底止,預估涉值46.18億元。 匯豐表示,福萊特在成本控制上有領先地位,加上產能擴張帶來強勁盈利增長前景,ASP似乎已見底,因此福萊特仍是光伏玻璃行業的首選,估值具吸引力,維持「買入」評級,將H/A股目標價分別由46港元/60元降至45港元/59元。 由於下游需求走強,10月份3.2毫米玻璃均價回升至每平方米30元,較9月增長15%,相較第三季維持在每平方米23元有所改善。匯豐報告認為,需求轉強將可滿足公司年終業務指標,但值得關注的是9月原材料成本趨高,如純鹼按月增長四成及矽砂,純鹼現市價為每噸3,400元,去年則介乎每噸1,300-1,400元,公司料未來一段時間純鹼價格仍然高企,而矽砂成本亦按年增長兩至三成,限電亦影響生產過程的一些工序。不過,管理層預計上游多晶矽對太陽能裝置的需求將回升,明年價格保持適中。 此外,冬天天然氣價格的不確定,亦為成本增加變數,目前福萊特的營運成本中有45%來自能源(天然氣和燃料油),管理層正等待當局釐清冬季天然氣價格,公司每條生產線配備兩套燃燒系統,在天然氣短缺時可以燃燒燃料油。公司預計部分增加的成本能夠轉嫁,以及提前鎖定部分原材料成本,並確保近期產能擴張順利。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福萊特玻璃第三季純利按年升30%符預期,但季內毛利率按年跌11個百分點至32%,主要由於期內純鹼及天然氣成本上升,導致生產成本增加。 公司管理層並稱,由於限電措施的不確定性,原計劃今年底新增的嘉興生產線將推遲至明年,但公司仍積極推進2022-23年產能增加計劃,因此匯豐將今年底產能預測下調至日產12,200噸,但維持明年產能預測日產20,600噸,按年增長69%,該行亦按較低的銷量預測假設下調公司今年至2023年三年的盈測0至7% 至於限電對福萊特產能的影響,匯豐引述公司管理層稱,由於大陸持續缺電,在某些生產基地對加工玻璃進行製造加工(鍍膜和回火)的工序將受一定影響,但對未加工玻璃的生產程序影響不大。雖然管理層期望,電力短缺問未來來時間會獲得緩解,對全年出貨量的影響有限,但因持續限電未知何時解決,使產量面臨一定風險。 大和報告認為,安徽新熔爐產能料在第四季開始貢獻銷量,惟第四季毛利率料仍繼續受壓,玻璃價格上漲可能無法完全抵銷成本上升,末季毛利率或進一步壓縮至約30%,相應將第四季淨利潤預測調整至按季下跌4%至4.37億元。 大和將福萊特今年淨利潤預測下調3%,以反映第四季毛利率或低於預期,目標價由50港元下調至47港元,重申「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