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4,184.12
    +613.97 (+0.97%)
     
  • CMC Crypto 200

    1,385.40
    +72.77 (+5.54%)
     

「去少啲日本」買樓終成真?神話如何再升華

日本開關,有傳媒重提劉鳴煒教年輕人「去少啲日本」置業論
日本開關,有傳媒重提劉鳴煒教年輕人「去少啲日本」置業論 (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日本開關,有傳媒重提劉鳴煒教年輕人「去少啲日本」置業論,更幫忙計數當年理論今日終於成真。但似乎其計法有點「離地」,如果想更多年輕人實踐到劉鳴煒置業智慧,「去少啲日本」神話應該如何再升華?

下載Yahoo財經APP

如何定義「去少啲」?

劉鳴煒當年的置業論有三大要點,一是「睇少啲戲」,二是「去少啲日本」,三是「等樓價跌可入市」。第一項是節約生活開支細數,如果有心儲錢都會理解甚至正實踐,至於「去少啲日本」之所以引起熱議,是當年上車成本,可能戒甩去日本都無補於事。

不過政府放寬按揭成數後,發展商推上車盤時,將細單位定價盡量貼近500萬界線,方便上車客通過壓測借盡九成按揭。於是「去少啲日本」置業理論終於有機會成真,

傳媒就以日本通關團收費2.2萬元為基礎,假設兩人每月去少一次日本,二人全年共慳52.8萬元,足夠支付首期入手500萬上車盤。

然而問題在於假設的遊日「密度」,一年去12次日本,相信對一般人而言很難當作「去少啲」。除非你像填詞人Wyman當年在商台打工逢周末去一轉東京,一年少去12次便算是「去少啲」。更何況每月要慳2.2萬人,即使與屋企人住、毋須支付家用及步行返工,可能都要月入至少三萬才勉強實現到,對一般年輕人而言似乎仍舊「離地」。

新一屆政府強調處理房屋問題要「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
新一屆政府強調處理房屋問題要「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 (PETER PARKS via Getty Images)

提升神話 可兩路入手

實際一點地去計數,「去少啲日本」約莫一年去少三、四次,二人同行再加平日儲蓄,儲廿多萬較為可行。手握這筆預算仍可以上車,才算是將「去少啲日本」置業神話再升華,要實現的話,至少可從兩路入手。

廣告

首先是重啟首次置業貸款計畫,政府在1998年曾推出首置貸款計劃,當年家庭申請最多可獲60萬元貸款,單身人士申請最多可獲30萬元貸款,即使無視通脹原額重推,配合九成按揭,都足以幫助「去少啲日本」港人購置上車盤。

二是再放寬上車盤按揭成數,現在連一千萬以下物業首置都可以借盡九成按揭,500萬或以下上車盤又何況再放寬一點去到九成半按揭,讓有本事通過壓測的準買家,手持廿多萬即可圓上車夢。

不過世事無絕對,新一屆政府強調處理房屋問題要「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發展商亦開始積極配合興建過渡性房屋甚至私營公屋,面對「三提」,由地產界到樓市分析員都一致唱淡指港樓高增長時期已一去不復反。假如遲買平一截,市場租盤供應大增租金持續下調,年輕人唔急於上車、收入足以通過壓測,對遊日餓了兩年多,可能仍會選擇「去多幾次日本」,結果是先實踐劉鳴煒置業論第三項重點「等樓價跌可入市」吧。

伸延閱讀:

香港赴日旅行團 團費2.2萬元 劉鳴煒6年前「去少啲日本」買樓論 預言成真?

買樓賺大錢已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