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20
    -0.0008 (-0.09%)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1 (+0.12%)
     
  • 歐元

    8.4483
    +0.0077 (+0.09%)
     
  • 英鎊

    9.887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417.93
    -494.56 (-0.70%)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財經追擊】撐起一省經濟 調味料企業也出海

撐起一省經濟 調味料企業也出海

中國各省終於完成公布自己的經濟增長數據,在三十一個省當中,「窮省」貴州繼續以百分之十點五的增速,排在全國第二位。

貴州增長叫人驚艷,原來其動力來自「老乾媽」辣椒醬。這個年銷數十億人幣的辣椒醬品牌,引證了中國調味料市場的爆發商機,亦為中國品牌「走出去」鋪好路。

全國三十一個省分的前三季GDP數據,本週一已全部出爐,重慶、西藏的增速均為百分之十點七,並列全國第一,至於第二,則是一直出名窮的貴州,增長高達百分之十點五。

貴州人自嘲「三無」——「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両銀」,但窮省經濟增長自一○年起已一直跑贏全國,秘密竟然是一個「老乾媽」。「老乾媽」是辣醬品牌,由現年六十九歲的陶華碧二十年前創辦,現時總部設於貴陽,於貴州省內擁有三個生產廠區,總面積達七百五十畝,員工近五千人。《貴陽晚報》報道,「老乾媽」一三年銷售額達三十七億二千萬人民幣,佔據中國辣椒醬行業的百分之十四,陶華碧亦於一二年以三十六億人幣身家,登上胡潤百富榜。

《彭博》指,雖然貴州的人均收入仍然偏低,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其他經濟指標已出現好轉,截至今年十月底為止,貴州出口的辣椒醬及其他調味品較去年同期大增百分之十六點五。

除了辣椒醬,貴州另一武器是茅台酒,與「老乾媽」一樣,未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銷售依然強勁,股價今年更狂升超過四成,成為滬深三百指數中表現第四強勁股分。在辣椒醬及茅台支持下,貴州省近年亦開始發展其他產業,大搞科技和大數據,成功吸引晶片大廠高通、鴻海,以及中移動(00941聯通(00762在當地投資。

廣告

市場爆發

靠辣椒醬撐起全省經濟,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現實是,隨着中國人收入上升,對飲食的要求有所提高,調味料的銷售亦因而勁升。中國調味料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單一調味料,例如醬油、食用醋及辣椒、八角等天然香辛料,歷經千年,沿用至今;第二是高濃度及高效調味料,包括味精、酵母提取物、動植物蛋白提取物等,從七十年代開始;最後是複合調味料,諸如雞精、複合調味醬包、蒜蓉鮮辣醬等,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極為迅速。

市場研究及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就中國調味料市場進行分析,發現市場規模由一○年的二千二百七十八億人幣,增至一五年的四千一百三十億人幣,複合年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二點六。以銷售額計,中國屬全球最大調味料消費國。由於人口基數及調味料市場急升,中國在未來數年仍然保持其領導地位,預測一五至二○年會繼續以百分之九點九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二○年,市場規模將達六千六百一十三億人幣。

以人均年度調味料開支計,更由一○年的一百七十人幣,升至去年的三百人幣,增長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預期一五至二○年的增長亦達百分之五十六,升至每年四百六十九人幣。

汰弱留強

當中,複合調味料的起步較遲,所以佔比仍然較少,去年市場規模為七百五十一億人幣,佔總調味料市場的百分之十八點二;在全球亦沒有領導性的地位,市場被美國及日本主導,人均開支亦與成熟市場有大段距離,美日分別達八十三點三及八十五點三美元,但中國只吸其十分一,每年開支為八點八美元。

佔比低,即是增長空間大,Frost & Sullivan的報告預測,中國的複合調味料市場,一五至二○年人均開支將實現百分之九十三的高速增長,升至一百零五人幣,屆時市場規模亦達一千四百八十八億人幣,複合年增長率達百分之十四點七,佔中國整體調味料市場的佔比將升至百分之二十二點一。

市場人士解釋,複合調味料市場增長急速,一來是受年輕一代的消費帶動,因為複合調味料都是即用的「現成」材料,對烹調經驗不足的年青人來說,是煮食的必需品。此外,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難有時間煮飯,複合調味料便大派用場。

雖然,調味料的科技含量低,進入門檻也低,以致市場較為分散,共有上百個品牌,競爭劇烈,產品又有同質化問題,不過,隨着消費者對調味料的要求提高,對製作過程、安全性等都很注重,對大牌子更有利,市場將會陸續淘汰質素低的小品牌。

此外,傳統的複合調味料加工方式比較簡單,使用的儀器設備多是攪碎機、乾燥箱等較原始的裝置,但市場轉趨工業化及產業化,加工的工程亦必須科技化,加入萃取技術、植物細胞破壁、水解蛋白、微波乾燥及真空乾燥等技術,亦有利產品品質的提升,令市場的發展更好。

衝出海外

除了內需強勁,調味料企業亦勢必「出海」。因為海外市場對亞洲口味的調味料亦甚為鍾愛,為中國調味料行業帶來極大的商機。

「是拉差辣椒醬」被中國網民形容為美國的「老乾爸」,年銷量超過二千萬瓶,年收入八千五百萬美元,年增長達兩成。創辦人David Tran祖籍廣東,四五年在越南出生,自小學習製作辣椒醬。越戰期間,將自製的油浸辣椒醬拿到美軍營地和附近店舖出售,結果大受歡迎。八○年移民到美國洛杉磯,於唐人街重操舊業,「是拉差」就是載他離開越南的貨輪的名稱,而因為他生肖屬雞,所以商標圖案就是一隻雞。

因為「是拉差辣椒醬」的成功,現在市場上亦有許多由不同品牌推出的「是拉差」醬料,而「是拉差」系列亦燃點起美國的辣椒醬熱潮,銷售額從○○年的二億三千萬美元,升至一四年的六億一千萬美元。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的調查指,雖然芥末、蛋黃醬及番茄醬的銷售量自二千年以來增長亦達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八,但辛辣調味醬的增長更驚人,達一點五倍,來自韓國、泰國、印度、日本及中國的辛辣調味醬已走入美國家庭之中。

另一份來自NDP的研究報告指,現時百分之五十六的美國家庭已在使用各式各樣的辛辣醬,需求急升原因有二,一來是按美國人口普查的結果,自二千年以來,美國移民增長百分之三十三,移民帶來的飲食文化影響美國家庭;另外則是美國於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接納了辛辣食物,已成為飲食習慣。

根據美國調味品協會(Association for Dressings and Sauces, ADS)的調查指,是拉差醬已攻入百分之九的美國家庭,而百分之十六的美國千禧世代家庭愛用是拉差醬,為中國辣椒醬帶來龐大機會。

 

文︰伍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