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7 小時 2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8.44
    +268.46 (+0.70%)
     
  • 標普 500

    5,075.44
    +64.84 (+1.29%)
     
  • 納指

    15,723.17
    +271.87 (+1.76%)
     
  • Vix指數

    15.99
    -0.95 (-5.61%)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24
    +1.34 (+1.64%)
     
  • 金價

    2,340.00
    -6.40 (-0.27%)
     
  • 美元

    7.8348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42
    +0.0004 (+0.04%)
     
  • 日圓

    0.0504
    +0.0000 (+0.06%)
     
  • 歐元

    8.3874
    +0.0414 (+0.50%)
     
  • Bitcoin

    66,829.14
    +254.07 (+0.38%)
     
  • CMC Crypto 200

    1,437.41
    +22.65 (+1.60%)
     

中國多地遭遇電力短缺局面 用電荒或成下一場經濟衝擊

【彭博】-- 恆大危機在金融體系翻江倒海之際,中國可能又迎頭遭遇電力供應衝擊,該亞洲最大經濟體或受到重創。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電力需求上升疊加煤炭、天然氣價格飆升以及嚴格的減排規定,正在導致中國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現象。製造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從鋁冶煉廠到紡織企業再到大豆加工廠被勒令限產,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一並停產。

中國各地區中近一半未達到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面臨限電壓力。其中受衝擊最嚴重的是江蘇、浙江和廣東三個工業大省,這些地區占中國經濟近三分之一。

野村分析師陸挺等人在報告中警告,「當前市場在密切關注著恆大之事和中國對房地產行業史無前例的調控,或許低估甚至是忽視了另一場重大的供給側衝擊」,並預計中國經濟本季度將會萎縮。

中國不斷加劇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或許被對恆大是否會違約的擔憂所掩蓋——也反映了全球能源供應極度緊張的形勢,就連歐洲市場也被打亂。經濟走出疫情開始復甦提振了家庭和企業的需求,而礦企和天然氣企業投資下降令生產受限。

廣告

但中國出現能源危機局面,部分原因與自身相關。中國要保障明年2月冬奧會舉辦期間的藍天白雲,同時也要向國際社會展示其減少碳排放的決心。

今年冬天的供暖季,中國經濟面臨煤炭和天然氣嚴重短缺的風險。以往在天氣較冷的幾個月份,中國不得不調配能源,但從未遇過全球能源價格飆升至如此之高的局面。

已有跡象表明,電力供應緊張已開始影響民生和企業用電。廣東省對工業企業實施了較大規模的有序用電,並鼓勵居家照明儘量利用自然光,鼓勵空調設置溫度不低於26度。

價格飆升

過去一個月中國動力煤期貨價格飆升並一再刷新紀錄。出現這種行情,一方面是煤礦安全問題和防治汙染使國內生產受限,同時中國仍在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與此同時,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天然氣價格已飆升至季節行情高點。

在節能減排壓力下,雲鋁股份產量減少,食品行業也受到衝擊,天津的大豆加工廠據稱被要求停產至少一周。

據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和特斯拉的供應商部分中國工廠周日臨時停產。報導稱,富士康在龍華、觀瀾、太原和鄭州的工廠未受限電影響。

有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在交易所披露被責令限產或停產,雖然可能會被未覆蓋這些公司的主要外國投資者所忽略,但最終從紡織品到電子零組件都可能會出現供應短缺,從而打亂供應鏈並侵蝕許多跨國公司的利潤。

延伸閱讀:據悉中國政府要求江蘇限制電力使用 十余家鋼廠被關閉

江蘇已有鋼廠關停,一些城市的路燈和霓虹燈晚上被關。浙江包括紡織企業在內的約160家高耗能企業停產。而遼寧則有14個城市責令實施事故拉閘限電,稱部分原因是煤炭價格高居不下所致。

原文標題

China Power Crunch Is Next Economic Shock After Evergrande (2)

(更新第一小標和第八段內容,上一版本更正第三段未達標情況的表述)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