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1 小時 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Vix指數

    15.97
    +0.28 (+1.78%)
     
  • 富時100

    8,040.38
    -4.43 (-0.06%)
     
  • 紐約期油

    82.74
    -0.07 (-0.08%)
     
  • 金價

    2,328.60
    -9.80 (-0.42%)
     
  • 美元

    7.8298
    -0.0011 (-0.01%)
     
  • 人民幣

    0.9247
    0.0000 (0.00%)
     
  • 日圓

    0.0502
    -0.0000 (-0.04%)
     
  • 歐元

    8.3793
    +0.0036 (+0.04%)
     
  • Bitcoin

    64,392.93
    -2,105.75 (-3.17%)
     
  • CMC Crypto 200

    1,390.32
    -33.78 (-2.37%)
     

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放緩 受到房地產和能源危機拖累

【彭博】-- 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成長幅度放緩,從房地產低迷到能源危機的多重不利因素,拖累了經濟成長。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中國統計局周一表示,GDP較上年同期成長4.9%,前一季度GDP成長7.9%,彭博調查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為成長5%。

北京對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緊縮,抑制了建築活動並壓縮了對於該行業的融資。與此同時,中國恆大集團日益惡化的債務危機現正蔓延到其他開發商,並導致銷售大幅萎縮。

尤有甚者,9 月份的電力短缺迫使工廠限產或停產關閉;雖然只有零星疫情,但嚴格的防疫措施繼續給消費者支出帶來壓力。

美國銀行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Helen Qiao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需求的投資端相當疲軟,電力吃緊對供給端的影響也相當嚴重。她說,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可能會降至3%至4%。

廣告

截至上午10:04,中國基準股指滬深 300指數的跌幅縮窄至約1.2%,先前一度下跌1.7%。債券期貨收復失地,10年期合約下跌0.42%。

國家統計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但中國將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彭博經濟學家:

經濟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才能走出疲軟。但鑑於經濟放緩主要是由供應衝擊所驅動,而且政府致力於推動長期結構性改革,因此不太可能短期內就能夠翻轉。

彭博首席亞洲經濟學家Chang Shu

閱讀完整報告請點擊此處

鑑於與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外界原本就預計第三季度的增長將放緩,但能源危機和房地產放緩的嚴重程度讓經濟學家感到意外,促使許多人下調了全年 GDP預測。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週日表示,經濟成長勢頭有些緩和,經濟成長速度略微放緩,但經濟復甦軌道保持不變。他預測今年經濟將增長約8%。

這高於北京今年設定的6%以上的目標,這表明當局可能不會急於推出重大刺激措施來阻止經濟放緩。經濟學家預計,會有定向的財政和貨幣支持,再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較小。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Ramond Yeung說,儘管失業率下降,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第三季度增長迅速下降,與失業率不一致。在電力短缺和房地產行業的限制下,前景仍然脆弱。

從鋼鐵和水泥等上游行業的收縮,可以一窺房地產低迷和能源吃緊的程度。 9月份煤炭產量同比下降0.9%,煤炭進口激增 76%。

中國人民銀行週五暫未加碼寬鬆,同時要求銀行對房地產貸款「平穩有序」投放。經濟學家預計,地方政府將在年底前增加債券發行,以支持基建投資。

總理李克強上週在講話中也對經濟充滿信心 ,稱中國今年積極克服挑戰,包括洪澇災害以及「複雜」的國際環境。

他說,儘管第三季經濟因多種原因有所回落,但中國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實現全年發展目標。

原文標題China Property and Energy Crises Deliver Blow to GDP Growth (2)

(增加第5段後內容)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