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4 小時 40 分鐘
  • 恒指

    17,355.00
    +153.73 (+0.89%)
     
  • 國指

    6,152.75
    +52.53 (+0.86%)
     
  • 上證綜指

    3,050.09
    +5.26 (+0.17%)
     
  • 滬深300

    3,531.15
    +9.53 (+0.27%)
     
  • 美元

    7.8291
    -0.0018 (-0.02%)
     
  • 人民幣

    0.9251
    +0.0004 (+0.04%)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日圓

    0.0501
    -0.0001 (-0.18%)
     
  • 歐元

    8.3823
    +0.0066 (+0.08%)
     
  • 英鎊

    9.755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2.79
    -0.02 (-0.02%)
     
  • 金價

    2,322.10
    -16.30 (-0.70%)
     
  • Bitcoin

    64,289.81
    -2,299.28 (-3.45%)
     
  • CMC Crypto 200

    1,387.97
    -36.13 (-2.54%)
     

中國華融據稱尋求剝離非核心資產 不涉及債務重組或政府注資

【彭博】-- 中國華融未能按期公佈業績,觸發市場對於這家資產規模逾萬億的「壞賬銀行」財務健康的擔憂,華融旗下境內外債券普遍下跌。知情人士稱,目前華融尚待官方批准的相關方案意在處置資產,而非債務重組或政府注資。

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公司向監管部門提交了一份包括剝離非核心及非盈利子公司在內的方案,以提振盈利能力;雖然尚未取得最終批准,華融的瘦身計畫已獲監管部門初步的積極反饋。

知情人士並稱,華融正在確定一些子公司的股權價值,並敲定哪些將被最終出售,這也是業績延遲發布的部分原因。知情人士還表示,華融的財務狀況在過去一年實際上已經改善。

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因上述事宜未公開。中國華融和銀保監會尚未回覆彭博尋求置評的問詢。

由於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的長周期特性及前任董事長賴小民廣受關注的腐敗案件,市場對華融的財務狀況已有顧慮,遲發業績及重組傳聞加劇了這種擔憂,並引發債券市場拋盤。華融上述方案若能獲批付諸實施,並早日公佈經審計師認可的財務報表,將有助於緩和市場的緊張神經。

中國華融4月1日在港交所公告,由於相關交易尚待確定,公司審計師需要更多資料和時間以完成有關2020年度業績的審核程序,延遲刊發年度業績。此後財新報導稱,華融延遲公佈業績是因為公司上報了財務重組、重新資本化等重大改革方案。

作為中國專業處置不良資產的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中國華融體量龐大,最近一期財報顯示其總負債規模超過1.5萬億人民幣。彭博匯總數據顯示,中國華融及子公司在境內外市場債券存續規模折合約420億美元。

廣告

北京時間周四下午華融2026年到期、票息4.625%的美元債利差一度走擴至約640個基點水平,每1美元面值買價在88.7美分,債券價格連續刷新上市以來新低。在彭博報導華融相關方案不涉及債務重組的消息後,該美元債買價顯著上漲至93.7美分,利差則收窄了約120個基點。

境內子公司華融證券的一只債券價格下午稍早收盤在85元附近的低位。中國華融股票在香港已停牌。

中國華融目前由中國財政部直接控股。作為上世紀末中國為處置金融風險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最初主要負責收購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貸款,此後業務激進擴張,已成為集各類金融牌照於一體的金控平台。

惠譽評級去年6月確認了中國華融長期本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展望穩定,稱政府對華融有「很強」的國有股權和控制水平,違約事件將對政府可信度以及其他政府相關主體融資的可得性造成重大影響。惠譽近期未對華融的評級進行調整。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地方國有企業的違約及信用風險事件頻繁發生,市場對於國資背景企業的剛兌信仰嚴重動搖。

(更新圖表及倒數第五段美元債價格,新增最後兩段評級及國企違約背景)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