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道指

    39,760.08
    +477.75 (+1.22%)
     
  • 標普 500

    5,248.49
    +44.91 (+0.86%)
     
  • 納指

    16,399.52
    +83.82 (+0.51%)
     
  • Vix指數

    13.00
    +0.22 (+1.72%)
     
  • 富時100

    7,952.37
    +20.39 (+0.26%)
     
  • 紐約期油

    82.56
    +1.21 (+1.49%)
     
  • 金價

    2,231.30
    +18.60 (+0.84%)
     
  • 美元

    7.8243
    +0.0013 (+0.02%)
     
  • 人民幣

    0.9233
    +0.0001 (+0.01%)
     
  • 日圓

    0.0514
    -0.0000 (-0.06%)
     
  • 歐元

    8.4418
    -0.0274 (-0.32%)
     
  • Bitcoin

    70,524.16
    +284.63 (+0.41%)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中美摩擦加劇市場波動 但境內外中資信用債市場料無大礙

【彭博】-- 中美摩擦使近期港股波動加劇、離岸人民幣重挫,不過除了因經貿不確定性帶來的對公司經營層面的潛在影響,中資企業境內外信用債市場整體受到的波及料有限。

如果中美摩擦進一步惡化,對於中資企業財務狀況的擔憂可能阻礙外資流入境內市場的步伐。但境內投資者在在岸信用債市場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外資持有占比僅不到1%,由跨境投資波動對市場造成的邊際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中國全國人大周四批准「港版國安法」,美國川普政府此前表示,無法再確認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權,這就可能觸發其制裁行動。恒生指數位於3月份來的低位,離岸人民幣也一度觸及歷史低點。

彭博經濟學家曲天石稱,外資一方面擔心後續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企業信用狀況和財務狀況也可能面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對沖匯率貶值風險的成本也上升,可能使得對沖後的利差變窄,投資收益比原本小。

「不過由於外資在信用債市場的占比小,對信用債市場的整體影響不大。」他說。

美中兩國近期的摩擦有升級跡象。美方本周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就「港版國安法」召開會議,被中國阻止。此前,美國將33家被其認定有軍方背景的公司和高校以及被其指責在新疆有違反人權行為的機構列入黑名單,此外,參議院通過法案,可能導致一些中國企業從美國交易所退市。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外匯與本地市場策略主管季天鶴表示,外資在境內信用市場上的存在感非常薄弱,本月11-15日期間,外資的信用債總交易量也就60億元上下,「目前也未感覺到匯率或者中美關係影響到他們的交易行為。」

廣告

彭博根據中國央行、中債和上海清算所數據計算,截至4月末,中國境內公司信用類債券餘額逾27萬億元,其中境外機構持有的規模約1296億元,占全部存量的約0.47%。上述數據不包括同業存單、金融債券和政府支持機構債券。

在部分中資發行人依賴較大的離岸美元債市場上,也似乎並未受到中美摩擦的衝擊,當前發行節奏依然穩健,且彭博巴克萊指數顯示本周利差仍延續收窄趨勢。

不過新加坡銀行固定收益研究主管Judy Kwok-Cheung表示,「中美摩擦的升級是中資美元債市場短期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之一。」

中資房地產和城投發行人是亞洲美元債市場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級發行受到波及,這部分企業的再融資亦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同時,人民幣持續疲弱也將令發行人面臨匯兌損失帶來的償付壓力。

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總經理Andrew Collier認為,美資投銀在退出香港目前的一些交易的時候會很謹慎,因為這可能對他們在大陸的業務帶來不好的影響。

中銀國際執行董事就吳瓊表示,由於很多中資發行人用美元融資償還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或支持境外運營,因此預期人民幣貶值不會顯著抑制他們發行美元債的意願。

(新增中銀國際執行董事吳瓊觀點)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