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85.87
    +134.03 (+0.82%)
     
  • 國指

    5,803.86
    +54.17 (+0.94%)
     
  • 上證綜指

    3,074.22
    +2.84 (+0.09%)
     
  • 道指

    37,753.31
    -45.66 (-0.12%)
     
  • 標普 500

    5,022.21
    -29.20 (-0.58%)
     
  • 納指

    15,683.37
    -181.88 (-1.15%)
     
  • Vix指數

    17.85
    -0.36 (-1.97%)
     
  • 富時100

    7,866.86
    +18.87 (+0.24%)
     
  • 紐約期油

    83.11
    +0.42 (+0.51%)
     
  • 金價

    2,399.40
    +11.00 (+0.46%)
     
  • 美元

    7.8318
    +0.0017 (+0.02%)
     
  • 人民幣

    0.9237
    -0.0002 (-0.02%)
     
  • 日圓

    0.0505
    -0.0000 (-0.06%)
     
  • 歐元

    8.3472
    -0.0089 (-0.11%)
     
  • Bitcoin

    62,166.37
    -121.39 (-0.19%)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俄烏戰爭撼動世界經濟 經合組織下調明年全球成長預測

【彭博】-- 經合組織表示,烏克蘭戰爭震撼了整個世界。該組織下調了20國集團(G-20)中幾乎所有經濟體明年的成長預測,並預計還會進一步加息。

這家總部位於巴黎的機構周一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僅將成長2.2%。該機構下調了G-20多數國家的GDP預測,只有印尼的經濟預計會溫和成長。G-20的許多國家還會面臨明顯更快的通膨。

「全球經濟受到了衝擊,」經合組織在中期預測中表示。「整個世界,特別是歐洲,正在承受烏克蘭戰爭的影響,許多經濟體冬季形勢艱難。」

經合組織的展望體現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全球帶來的同步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能源緊縮造成了廣泛的生活成本危機。

為抗擊消費者價格的大幅上漲,世界各地央行本月紛紛加息,總計加息幅度超過2,000個基點。但經合組織官員表示,這還不夠。

「通膨已成為許多經濟體廣泛存在的現象,」他們在報告中說。「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需要進一步加息,以穩定通膨預期並確保持通膨壓力可持久的下降。」

經濟成長受到的衝擊在歐洲尤為明顯。經合組織現預計,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明年經濟將萎縮0.7%。

「在歐洲,許多經濟體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最多只能實現疲弱成長,然後在2023年餘下時間有所改善,」報告稱。

經合組織官員預計,鑒於實際收入下降和能源市場混亂造成的拖累,德國、義大利、英國和整個歐元區的產出「短期內將會下降」。

經合組織強調了其預測存在的「重大不確定性」。該機構所做預測的假設前提包括:不會出現新的疫情,烏克蘭戰爭不會升級或擴大,以及能源市場的壓力會平靜下來。

廣告

「歐盟的天然氣儲量水平今年以來已經大幅提高,現在大多數成員國平均在80-90%之間,」經合組織表示。「即使在這個水平上,如果歐洲天然氣市場的儲量水平不能降至有效運營水平之下,儲量可能也不足以確保典型冬季的需求。」

經合組織表示,更嚴重的燃料短缺,特別是天然氣短缺,可能會在2023年進一步使歐洲成長減速1.25個百分點,並使通膨率上升1.5個百分點以上,「許多國家2023年全年會出現經濟衰退」,歐洲「2024年的經濟成長也將減弱。」

報告還顯示:

  • 經合組織表示,由於反覆的防疫防控和房地產市場危機,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2%,「但政策支持可能有助於2023年的經濟復甦」

  • 美國經濟明年僅將成長0.5%

  • 需要財政支持來「幫助緩解能源成本高企對家庭和企業的影響」,但這種支持必須是「暫時的,集中於最脆弱群體,保留對減少能源消耗的激勵,並隨著能源價格壓力減弱而退出」

  • 由於戰爭,糧食安全仍然受到威脅,需要通過國際合作來「保持農業市場開放,解決應急需求和加強供應」

延伸閱讀:聯儲會為壓制通膨不惜讓經濟陷入低迷 其他一些央行也不例外

原文標題

World Economy Jolted by War With Recessions Now Seen Looming

(更新第八段起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