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284.54
    +83.27 (+0.48%)
     
  • 國指

    6,120.37
    +20.15 (+0.3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Vix指數

    16.26
    +0.29 (+1.82%)
     
  • 富時100

    8,089.60
    +49.22 (+0.61%)
     
  • 紐約期油

    82.99
    +0.18 (+0.22%)
     
  • 金價

    2,339.90
    +1.50 (+0.06%)
     
  • 美元

    7.8279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50
    +0.0003 (+0.03%)
     
  • 日圓

    0.0501
    -0.0001 (-0.24%)
     
  • 歐元

    8.3919
    +0.0162 (+0.19%)
     
  • Bitcoin

    63,838.31
    -2,727.26 (-4.10%)
     
  • CMC Crypto 200

    1,356.29
    -26.28 (-1.90%)
     

《專題》內銀股迎盈利復甦 監管升級券商看好大型銀行

受信貸、基建支出及房地產市場增長所帶動,中國本周初公布首季經濟增速達到6.9%勝市場預期,亦創自2015年第三季以來最快季度增長,內銀作為「百業之母」,市場憧憬經濟改善亦有利行業信貸質素穩定,內銀淨息差亦可望擴張;據花旗估計內銀股今年純利增速,可由上年0.4%加快至3.2%,行業盈利呈現復甦。

內地宏觀經濟向好,但中央為防部份城市樓市過熱,相繼推出限貸措施,內地早前公布3月M2按年僅增10.6%低於預期,比上年同期低2.8個百分點。內地金融監管亦升級,中銀監調查金融機構隱形槓桿,發布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後,又公布25項行政處罰涉及17家金融機構。人行落實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限制中小型內銀資產負債表增長,對慣於轉移信貸資產至「表外」理財產品中小銀行構成壓力,所以有券商傾向看好大型內銀股。

【憂監管升級 選大型內銀】

觀察內銀近期營運表現,資產質素是業績最大亮點,摩根士丹利本月初分析內銀股去年末季業績,發現內銀平均淨息差縱然按季收窄3個點子,但收窄幅度已較對上季度收窄8點子為少。若把稅務優惠計入淨利息收入,內地銀行的實際平均淨息差相信經已穩定下來。大摩指,去年末季內銀新增不良貸款已減慢,銀行管理層亦對今年情況穩定具信心,相信四大國有商銀、郵儲銀行(01658.HK)、招行(03968.HK)和重農行(03618.HK)均能夠受惠。

展望今年首季業績,高盛估計部份內銀將受惠於淨息差擴張,主要由於內地經濟活動頻繁增加借貸需求,雖然未有上調標準利率,但其他資產類別如同業業務、存款證、債券及理財產品等收益率上升,故持有較多有關資產的內銀淨息差可望擴張。另外貸款組合自側重按揭貸款轉向企業貸款亦有助淨息差擴張。

廣告

多家券商近期發表對內銀股報告,亦見偏好大型內銀股傾向。高盛指出,見到內地企業盈利持續復甦,人行政策亦決意限制金融風險。基於貸款供應在強勁信貸需求下不足,信貸息差將逐步擴闊。高盛給予工行(01398.HK)及農行(01288.HK)「買入」投資評級,其中農行為「確信買入」股票名單內,指傾向選擇擁有強勁資產負債表的大型銀行。

【信貸趨收緊 紀律見改善】

內地今年以來流動性趨收緊,3月M2按年僅增10.6%,據大摩估算人行3月進行操作(包括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及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後對內地銀行體系按月抽走2,530億人民幣,自2月抽走5,210億人民幣資金後,連續兩個月(以按月計)抽走銀行體系資金;而今年首季共抽走銀行體系3,740億人民幣資金,對比去年第四季為累計注入2.218萬億人民幣資金,自2015年第二季以來再錄按季抽走銀行體系資金。

花旗發表報告指,首季新增銀行對企業信貸按年跌22%,廣義貨幣供應M2增速放緩。中央控制產能過剩及改善信貸效益,致使有關情況出現。報告認為,市場輕視了中國信貸紀律改善,尤其對企業貸款方面,廣義貨幣供應M2增速亦接近20年低位,為過去240個月以來第三低。隨著內地首季經濟增速加快,資產質素成了內銀業績最大亮點。

【「表外」納考核 不利中小銀】

事實上,監管機構今年首季進行的宏觀審慎考核(MPA),就把資產負債表外(「表外」)的理財產品加入。花旗指做法較傳統信貸額度更為嚴謹,且「表外」理財產品(WMPs)的納入,對慣於轉移信貸資產至「表外」理財產品的銀行構成壓力。縱然如此,該行發現大型銀行的「表外」理財產品佔廣義信貸比率較少。

花旗假設內地所有銀行都要通過宏觀審慎考核,內地四大銀行,包括工行、建行(00939.HK)、農行和中行(03988.HK),今年的廣義信貸增長將被限制於15%至19%,其他銀行的增長率則被限制於11%至18%。該行預期四大內銀只須減慢資產按年增速0.7個百分點,但包括交行(03328.HK)在內的其他中小型銀行,將須減慢資產按年增速4.6個百分點。(fc/w/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