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5 分鐘
  • 恒指

    17,259.33
    +58.06 (+0.34%)
     
  • 國指

    6,113.08
    +12.86 (+0.21%)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滬深300

    3,530.28
    +8.66 (+0.25%)
     
  • 美元

    7.8296
    -0.0013 (-0.02%)
     
  • 人民幣

    0.9251
    +0.0004 (+0.04%)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日圓

    0.0501
    -0.0001 (-0.24%)
     
  • 歐元

    8.3905
    +0.0148 (+0.18%)
     
  • 英鎊

    9.7830
    +0.0260 (+0.27%)
     
  • 紐約期油

    82.96
    +0.15 (+0.18%)
     
  • 金價

    2,334.60
    -3.80 (-0.16%)
     
  • Bitcoin

    63,941.84
    -2,758.05 (-4.14%)
     
  • CMC Crypto 200

    1,389.55
    +6.98 (+0.50%)
     

潮流零售商KK集團 把握經濟復常趕上市

這家潮流零售企業把握中國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常良機,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重點︰

  • KK集團在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間虧損逾82億元,負債高達138億元

  • 該公司近年流失大量加盟店,並將它們轉化為自有店,以維持市場佔有率

裴梓龍

中國不少購物中心近年出現兩家分別以純黃色和粉紅色大膽單色設計風格的店舖,成為網紅的「打卡勝地」。

這種獨特設計風格,也吸引了資本注意。黃色的「KKV」門店銷售潮流商品、粉紅色的「The Colorist」主打廉價美妝,這兩個品牌過去幾年擴張至已覆蓋全中國。背後的主體KK集團(KK Group Company Holdings Ltd.)近年已成功進行7輪融資,更乘着中國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常」時刻,決定第二次申請到港股上市。

2021年11月,KK集團曾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投資市場更將其吹捧為「潮流零售第一股」,但最終無功而回。一年多過去,公司趁港股回暖,再次聘請摩根士丹利和瑞信為聯席承銷商,協助闖關港交所。

2015年,出身IT業的吳悅寧開了首家KK館,主打進口產品,但真正令公司一炮而紅的,是在2019年開設了主攻年輕人市場的KKV和The Colorist;到2020年再加入潮流玩具零售品牌X11,令業務更趨多元化。在資本協助及引入加盟商的策略下,吳悅寧只花了7年時間,便把1家KK館擴至在全國31個省份及印尼13個城市中,合共擁有四個品牌的707家分店。

根據招股文件,該公司在2019至2021年的總收入,分別為4.64億元、16.5億元及35.2億元,這種以倍數增長的速度,主要是因為門店總數快速增加;然而,KK集團截至去年10月末的總收入只有30.7億元,對比2021年同期幾乎沒有增長,除了因為總門店減少20家外,最主要是新冠疫情導致大部份門店無法做生意。

廣告

收入增加,伴隨的卻是虧損同步上升。該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的虧損額均超過營業額,累計逾82億元淨虧損,其中2021年已獨佔56.8億元,主要是因為銷售成本及分銷開支增加,以及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等。直到去年首10個月,由於金融負債公平值轉為正數,公司帳面上扭虧,錄得1.89億元淨利潤,但期內仍錄得2.54億元經營淨虧損。

靠資本輸血

KK集團能在短時間內高速擴張,離不開資本撐腰。自2016年起,公司幾乎每年最少融資一次,從種子輪到F++輪,已合共進行7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深創投、經緯中國、CMC資本、黑蟻資本及京東集團(JD.US; 9618.HK)旗下的JD Angara。

以2019年10月完成1億美元(6.78億元)D輪融資計算,當時KK集團的估值已達10億美元(67.8億元);到2021的6月的F輪融資,有業內人士估計,其估值已高達200億元。

靠外部輸血的同時,也衍生了大量債務。該公司在2019年時的負債總額為21.6億元,一年後翻了170%至58.2億元,到2021年底再增加138%至138.3億元。到了去年10月底,其負債維持138億元水平,公司解釋,其負債淨額狀況主要由於過通過發行A輪至F輪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完成的數輪融資相關,並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波動而引致。

雖然背後有人不斷輸血,KK集團的現金水平不算充裕,截至去年10月底的現金和現金等物為4.63億元,比2021年同期減少28.5%;幸好其經營活動所得淨現金已成功轉正,從2021年同期的流出4.36億元,轉為淨流入2.14億元。

KK集團的快速拓展,一度是中國零售業的優良範例,「網紅效應」引領旗下品牌由一線城市擴展至三四綫城市的「下沉市場」,然而浪潮一過,才是考驗來臨的時刻。

加盟店大減

首先,其初始品牌KK館已步入衰落期,從2019年擁有31家自有店和138家加盟店,貢獻達77%總營收,演變成截至去年10月底只剩下25家自有店和50家加盟店,收入佔比降至僅4.1%。

至於為KK集團打響名堂的生活潮流品牌KKV,雖然從2021年起貢獻逾62%收入,而且其自有門店從2021年底的185家,大幅增加至去年10月底的303家,但加盟店卻銳減89家,僅餘下63家。

美妝產品零售店The Colorist也出現同樣情況,自有店從2021年底的135家增至去年10月底的178家,但加盟店卻由113家大幅跌至32家,收入佔比從24.2%降至17.3%。

加盟店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KK集團購入不少加盟店股權,將其演變為自家門店,有市場分析稱,由於部份加盟商在疫情期間無法獲利而萌生退意,該公司為免市場佔有率流失,只好收購這些加盟店來為維持覆蓋率,但此舉導致其銷售及行政成本大增。

該公司在招股文件的風險因素中披露,截至2022年10月,已把144家具股權投 資安排的加盟店及206家非全資門店轉為全資門店,如果這些門店無法產生足夠銷售額,將損害其業務和盈利能力。

KK集團這7年的發展中,資本支持屬重中之重,但投資者的付出需要回報,根據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操作,一般投資周期為5至8年,最好的方法是在公開市場出售股權套現,KK集團再度闖關港交所,相信是回饋投資者支持的重要一步。這家存在不少風險的潮流零售企業,最終能否趁最近的火紅市況在港交所成功敲鐘,市場將拭目以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