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21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21
    +0.0077 (+0.09%)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4,088.54
    +2,133.86 (+3.44%)
     
  • CMC Crypto 200

    1,371.97
    +59.34 (+4.52%)
     

理財教室:跟香港千萬富翁學理財

據金發局最近發表的一項調查,香港有15.3萬名千萬富翁,合共私人財富達7,780億美元。這些千萬富翁們的資產組合是怎麼樣的?他們如何看待風險?對財富管理服務有什麼要求?富人的理財觀念及方式,跟普通人果然不太一樣。

財富管理成為銀行的兵家必曾之地

金發局最近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在香港記帳的跨境財富有1.3萬億美元,為亞洲之最;而全港高資產淨值人士、即擁有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人士,共有15.3萬名,合共擁有7,780億美元的財富。

難怪所有銀行都視這市場為「肥豬肉」。近年全球處於低息環境,銀行傳統上主要靠息差搵食,現時亦要不斷發掘能收服務費的商機。亦因如此,「千萬富翁」理財方式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在2019年底發表了一份資料詳盡的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報告,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一下富人的財富管理方式。這裏挑了3個有趣的重點,亦足以說明富人跟普通人的理財觀念確有分別。

1.股票只佔投資組合38%

理財初哥們,資產規模及投資經驗尚少,經常會把全副精神放在股票上,希望以小搏大。其實,無論資產規模是多少,看待股票投資的法則都一樣:股票只是資產組合的其中一環。比例佔多少,要看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性格及投資知識。

據報告指出,2018年千萬富翁們的總資產,有38%投放在股票,相對2017年的45%比重,有下跌的趨勢。放在現金及存款有18%,比例上升中。其餘的資產分布,順序是私募基金,佔13% ;債券,佔12%;公募基金,佔7%。

廣告

私募基金一般透過私人銀行集資,普通人難有機會投資;而私募基金某程度上和股票相似,但風險(及潛在回報/損失)較大。無論如何,可看出富人投放在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包括股票、私募基金及公募基金,合共是投資組合的58%。這個比率很值得參考。

2.富人承擔投資風險的意願下降中

富人們對2020年的風險承擔意願,有38%受訪者表示不變,38%是降低,24%上升。

風險承受意願相當見仁見智,客觀因素是年齡、投資經驗、財經知識、和資產規模,主觀因素是個人性格取向及價值觀。富人們現時稍微偏向保守,有可能是覺得現今市場「值博率」不高,這跟上述所提到的資產配置趨勢一致。

3.富人仍十分重視「面對面」服務

越來越多人習慣完全在虛擬世界中生活,人跟人的溝通也是透過社交及通訊軟體,而非面對面。難怪不少人憂慮AI會全面取代人類,接管所有客戶服務類型的工作。

但富人想法不一樣。在財富管理服務的8大需求中,有3項是富人客戶喜歡以「面對面」形式進行的,包括「投資組合審核」、「客戶引導」、及「非金融類資訊」。相反,純資料性的溝通,包括「投資研究」、「投資組合報告」、「反洗錢交易報告」等,客戶較喜歡用數碼渠道接收。

這反映了什麼?普通人也許未能像富人般,有專屬及專業的投資顧問服侍。這裏的重點,是分析資訊的能力,其實遠比接收大量資訊重要;而富人買的,就是銀行的專業知識。普通人亦可以透過不斷吸收各方投資知識,提升自己的理財能力;說不定有望比銀行的客戶服務經理 (RM)更專業。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Wendy So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