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2
    -0.0004 (-0.01%)
     
  • 人民幣

    0.9227
    -0.0001 (-0.01%)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275
    -0.0131 (-0.15%)
     
  • 英鎊

    9.878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69,884.73
    -388.97 (-0.5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矽谷銀行爆煲禍延全球?那些年中銀、恒生也曾擠提

矽谷銀行引發的金融風暴,令存戶再次關注存款安全,美國存戶這次幸好獲得聯邦政府特別安排,可全數取回資金,心情有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回顧歷史,香港也曾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擠提,連中銀、恒生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在其中。

香港曾發生過多次銀行擠提,圖為1965年恒生銀行擠提情況。(網上圖片)
香港曾發生過多次銀行擠提,圖為1965年恒生銀行擠提情況。(網上圖片)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1935年:嘉華銀行、廣東銀行、國民商業儲蓄銀行、東亞銀行

受到1929年華爾街股災、通縮及收緊借貸等因素影響,消費者減少開支,全歐美各國出現經濟「大蕭條」現象,香港的第一次大型銀行擠提就在這個背景下發生,1935年嘉華銀行、廣東信託銀行、國民商業儲蓄銀行及東亞銀行先後出現擠提,為了穩定住戶信心,東亞銀行更將一箱箱銀元、金條搬到大堂展示。

1961年:廖創興銀行

廖創興銀行亦曾發生擠提,市面流言蜚語指創辦人廖寶珊因販毒而將被遞解出境,故傳出銀行倒閉而出現擠提,各分行大排長龍,數日後在匯豐及渣打銀行發聲明表示支持下,事件方告平息,但廖寶珊據說因受到擠提事件的打擊,同年七月因腦充血去世,終年55歲。

1965年:生銀行等多間華資銀行

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同時帶動地產業急劇發展,向地產企業放貸成為銀行的「肥豬肉」,但行業過度擴張導致部分發展商無法還款,連累風險管理欠佳的銀行出現資金問題,當中明德銀號首當其衝,1965年二月傳出該行發出相當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引發存戶蜂擁提取存款。

及後其他華資銀行亦受波及,恒生銀行、廣東信託銀行、遠東銀行、永隆銀行、嘉華銀行、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相繼出現擠提,當中恒生曾將大批鈔票擺放在銀行大堂,希望增強存戶信心,但情況未有改善,最終政府安排由匯豐銀行無限量出資支持恒生、遠東及永隆,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及廣安。風潮平息之後,廣東信託銀行宣告破產。同年四月恒生再出現擠提,遂將51%股權以5,100萬元售予匯豐後平息。

1982至1983年:恆隆銀行

恆隆銀行於1982年受謝利源金鋪倒閉影響出現擠提,為何金鋪執笠與銀行有關?事因謝利源1970年代推出「千足黃金積存計劃」,市民可購買金券,到期日可享利息及黃金升值的好處,但後來金價狂升,金行資金周轉不靈無法本利歸還,市傳謝利源與恆隆銀行關係密切,所以金行投資者就到銀行要求「回水」,恆隆銀行當然拒絕,但仍受事件影響引發擠提,其後需調動九億元儲備應付危機方能平息事件;翌年受到香港前途問影響,恆隆再現擠提,政府緊急接管後售予道亨銀行,即今日的星展銀行。

廣告

澳門目前也有一間謝利源金行,他們與香港謝利源屬同一家族,但業務分開經營,兩者並無關係。

1983年:新鴻基銀行

新鴻基銀行前身為新鴻基證券的財務支部,1982年3月取得銀行牌照易名為新鴻基銀行,並分別於1978年及1982年引入法國百利達集團及美國美林證券作為策略性股東;不過1980年代初地產行業衰退及多間銀行出現危機,連累新鴻基銀行也面臨存款流失問題,最終於1983年10出現擠提;銀行的75%股權於1985年售予阿拉伯銀行,作價3.6億元,新鴻基銀行易名為港基國際銀行。

1985年:海外信託銀行、香港工商銀行

海外信託銀行及其子公司香港工商銀行,因銀行高層及商人串謀虛假借貸,令銀行遭受大額虧損,並涉及貪污及詐騙行為,而遭政府勒令停業,當時皇家警隊商業罪案調查課亦介入調查,立法局特別會議通過動用二十億元外匯基金,接管銀行及委任新董事局,銀行在停業兩日後恢復營業,工商銀行1987年輾轉落入大新銀行、以及2002年易手至中國建設銀行。

1989年:中銀集團各銀行

六四事件後,有市民建議以擠提經濟手段向中共施壓,當時支聯會李柱銘、司徒華與港府官員一致呼籲市民冷靜,強調擠提無助大局,反而會損害香港經濟。當時中銀集團港澳管理處主任王滌岩亦指:「中銀集團是香港經濟金融制度一個組成部份,跟香港經濟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很不希望因一些事情為香港經濟金融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1991年:國際商業信貸銀行

因盧森堡母公司而破產清盤,渣打等銀行也受影響一度出現擠提。

1997年:港基國際銀行

如前所述,港基國際銀行前身為新鴻基銀行,1997年因亞洲金融風暴出現擠提,在其母公司阿拉伯銀行集團發表聲明表示提供額外資金下,擠提事件迅速平息。

2008年有手機訊息謠傳東亞銀行資金周轉不靈,令大批市民前往分行提取存款。 (MIKE CLARKE/AFP via Getty Images)
2008年有手機訊息謠傳東亞銀行資金周轉不靈,令大批市民前往分行提取存款。 (MIKE CLARKE/AFP via Getty Images) (MIKE CLARKE via Getty Images)

2008年:東亞銀行

當年九月有人以手機謠傳東亞銀行出現財政困難,政府將會接管,大批存戶到東亞銀行各分行排隊提款,最後需由銀行管理層、金融管理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特首曾蔭權澄清,方解決事件,而港府更宣布動用外匯基金,由原本存款保障十萬元,暫時提升至百分百保障至2010年底。據了解三天擠提期間共流失150億現金。

香港自1960年代成立銀行業監理處,但當時仍屢現擠提情況,終於在1993年合併外匯基金管理局及銀行業監理處,成立金融管理局,制定穩定銀行業的措施,當中包括在2006年推出存款保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