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88
    +0.19 (+1.21%)
     
  • 富時100

    8,075.03
    +30.22 (+0.38%)
     
  • 紐約期油

    82.88
    -0.48 (-0.58%)
     
  • 金價

    2,336.40
    -5.70 (-0.24%)
     
  • 美元

    7.8322
    -0.0021 (-0.03%)
     
  • 人民幣

    0.9246
    +0.0004 (+0.04%)
     
  • 日圓

    0.0503
    -0.0000 (-0.08%)
     
  • 歐元

    8.3763
    -0.0066 (-0.08%)
     
  • Bitcoin

    66,098.01
    +2.45 (+0.00%)
     
  • CMC Crypto 200

    1,429.58
    +5.48 (+0.38%)
     

【中環打工妹】小米抽唔抽?(袁莉詩)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時間驗證,我們首先看看最近有關科網或科技股的三則消息:第一,「股王」騰訊(700)插穿400元散戶的血肉長城,回到382元;第二,新股平安好醫生(1833)上市首日只能守住上市價54.8;第三,一直尋底的聯想集團(992),在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季度檢討中被剔出成份股名單。

為甚麼莉詩會有這一個反思,有遠因和近因。近因就是決定再抽不抽科技股IPO,例如小米 。回看平安好醫生表現平平,許多人歸疚公司「蝕住上」,公司收入增加但虧損同時擴大,而且上市資料預計2018年公司虧損浄額依舊繼續。「蝕住上」的企業如眾安(6060),雷蛇(1337)及易鑫(2858)全部破發行價;反而「賺住上」的閱文(772)就一直守在上市價上。反映資金對科網公司的耐性不高,生意模式不盈利就用腳投票。

小米係咪「蝕住上」,就要考慮計唔計「會計虧損」540億人民幣(上市文件中所謂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小米去年收入1146億人民幣,如果計會計虧損,小米去年蝕439億人民幣;如果唔計,就賺53.6億人民幣。但即使計佢「賺住上」,以700億至1000億美元市值計,係用83118倍市盈率(PE ratio)上巿。比較之下,股王騰訊PE 都係40倍;股價高位徘徊的蘋果公司才19PEAlphabet ( Google 母公司)也只有32PE。從巿盈率會否看到點端倪?

小米係同股不同權的頭炮。香港引入同股不同權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吸引「新經濟」公司到港上市。這就去到思考這問題的遠因:科技股/科網股能否為香港股票市場帶來長期驅動力?思考點回到聯想集團,集團當年「蛇吞象」收購IBM,之後一直為全球第一電腦生產商。但現在第二次遭到剔出藍籌,股價低殘,也同時再次錄得虧損。變對轉型得不夠快的企業,資金也很可能擇木而棲,畢竟我們是面對全球化的投資市場。

小妹在本欄之前分析過近日的中美貿易紛爭,也談到中國芯片。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優勢如果明顯,中國企業在科技如果有所突破,相信香港經濟以至資本市場都必定向上。不過,反之亦然!對,這就是「命運共同體」。

簡介:八十後中環打工妹, 英國畢業後回港體驗200呎豪宅獨立生活, 關心Fintech動向, 既愛financial times, 也愛陶傑張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