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3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69
    -1.25 (-7.38%)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41
    +0.05 (+0.06%)
     
  • 金價

    2,335.80
    -6.30 (-0.27%)
     
  • 美元

    7.8342
    -0.0015 (-0.02%)
     
  • 人民幣

    0.9242
    +0.0004 (+0.04%)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841
    +0.0381 (+0.46%)
     
  • Bitcoin

    66,415.06
    -399.13 (-0.60%)
     
  • CMC Crypto 200

    1,429.19
    +14.43 (+1.02%)
     

【勢股吾到】炒股20年奇遇記(李家謙)

我炒,故我在。

1996年,投身社會工作不久遇上人生第一個大時代。97年回歸迫在冒睫,人人在搵快錢,樓價日日升,「飲筒黨」排隊買新樓的頭籌,炒到10萬8萬元,套用地產經紀名句「排隊好過打劫」。有股票在手的,也每日笑呵呵,因為只要你在收市前買定貨,翌日開市肯定有胡食,「魚翅撈飯」是常識吧。畢業初,那有錢炒樓,唯有向牛氣衝天的股市埋首,最初在恒生銀行(011)開股票戶口,靠儲回來的幾萬元買入人生第一隻股票東亞銀行(023)﹐買入價30元,一個月內便升到33元,沽貨食胡,人生第一次炒股賺到錢。

在銀行買賣要打電話、講帳號對密碼,市旺經常打不通,當打通時又錯過靚位,即時轉戰證券行,學「魚翅撈飯」的人利用孖展喪炒。踏入97年,股民炒紅籌股如痴如醉,潛在被「染紅」的股仔更成為尋寶遊戲,因為一旦獲中央背景的紅籌股入股,股價復牌勢火箭式爆升。我的3萬元本錢很快變成10餘萬,也學人炒潛在「染紅」股,買入市值30餘萬元的力寶(0156),一買即停牌,原來獲國企華潤入股。嘩,發達了! 但僅開心了幾天,經紀便來電追孖展,緣於力寶遲遲未復牌。結果,被迫倉內沽出其他股票,仍欠10幾萬錢補倉。

借私貸補孖展倉

唔知當年安信兄弟未成立,還是未大做廣告,唯有向最接近辦公室的九龍城獅子錢莊借私貸,97年月薪大約1萬3千元,銀行翌日竟然借出15萬元,認真救急扶危。順利補倉後,力寶一個月後終於復牌,惟並未如預期般爆升,高開後便拾級而下。初出茅廬顯然未諳「好消息出貨」的道理,結果由贏變輸。

廣告

力寶的走勢預示了港股見頂。7月回歸後的首個交易日,港股繼續熱火朝天,當天特別請假,跑上證券行見證大時代,6元掃入中國海外(688)原來已是摸頂價,此後港元港股遭以索羅斯為首的外資大鱷狙擊,金管局挾息抵抗,導致隔夜拆息高見300厘,雖然成功逼炒家平倉走人,惟代價就是樓股皆重創,香港經濟大大鑊,炒樓炒股的散戶血流成河。中國海外最低跌剩幾角,其他紅籌股則更慘,比高位大插90%的比比皆是。我也不記得什麼價痛斬了中國海外,總之在金融風暴一役,輸清盈利本錢,財散人安樂。

大鱷真正的戰場在98年8月,當時恒生指數由97年最高的18,300點插至6,600點,不少樓股炒家早已傾家盪產,當政府動用外匯基金入市打大鱷,部分華資券商變「御貓」,幫政府入市掃藍籌股和期指,最終大鱷因為在俄國投資出事,致兵敗如山倒地撤出港股,這一仗,港府險勝,香港經濟卻進入《聖經》中的七個荒年。

炒輸做兼職還債

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股災,欠下幾萬元虧損孖展數,唯有努力工作及做兼職,短短年餘已還清孖展欠款,所以話,拼博要趁後生,年輕人易跌倒,但也易翻身。轉眼來到千禧年,tom.com(當年編號8001)引來萬人空巷搶白表認購的盛況,港股出現小陽春,之後的盈科數碼動力(當年編號1186)併購香港電訊(當年編號008),寫下反向收購「蛇吞象」的經典,2000年,可算是李嘉誠父子的show time。

回歸20年港股大事

事件

時間

經過

亞洲金融風暴

97年底至98年底

●金融風暴席捲亞洲,大鱷狙擊港股港元,恒生指數由18,300點歷史高位急挫至6,600點。

●港資投行百富勤倒閉。

●雖然港府入市擊退大鱷,惟代價就是大部分香港人樓股皆輸。

千禧科網狂潮

199年底至2001年

由美股掀起的科網狂潮,港股亦隨之起舞,tom.com招股哄動全動,招股價1.78元,之後極速炒上10餘元。不少公司轉型搞科網,惟失敗居多。

工業股爆升浪

2001年起

中國加入WTO,港資工業股食盡世界工廠的低成本,紡織、電子、玩具等產品在歐美市場大賣,盈利完全不受香港經濟走低的影響,刺激股價迭創新高。

自由行10年大運

2003年起

● 沙士襲港無疑令經濟死寂,港股每日成交曾低至30至40億元。

● 中央推出自由行措施,迅速帶動香港經濟谷底反彈,樓股再度起飛,土炮自由行股食正大浪。

中資巨企上市潮

2000年起

●由中石油(857)、平保(2318)、四大國有銀行等國有H股登陸香江,改變了港股過往由英資華資控制的局面。

●內地妖股開始進入港股,歐亞農業,格林柯爾等造假民企,大股東被判入獄,公司則除牌。

仙股事件

2002年

港交所(388)突然在提出檢討細價股,拖累細價股仙股集體插水,股民上街抗議,導致時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鞠躬道歉,最後港府擱置事件以息民憤。

一代股王的誕生

2004年

騰訊(700)6月以3.70元招股上市,股價14年間暴升逾400倍,市值2.7萬億冠港股。

大奇蹟日

2007年至2008年

中央煞停港股直通車,恒生指數32,000點見頂回落,加上美國次按風暴引致的全球金融海嘯,港股在08年9月30日暴瀉近千點至16,898點,尾市倒升135點,走勢極似神劇《大時代》劇情,堪稱大奇蹟日。

歐債危機

2011年至2015年

● 幾年來港股半生不死,沒有明顯方向,每年只有幾千點的波幅,出現炒股不炒市。

● 「北水」南下買殼,掀起細價股尋寶潮。

滬深股通

2014年開始

2014年啟動的滬港通及2016年的深港通,打通了中港兩地股票交易的任督二脈,亦是A股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樑,為2018年獲納入MSCI打下了基礎。

港股大時代

2015年

4月至6月短短3個月,澎湃北水湧港炒作,平均成交逾二千億元,期間暴漲數倍的股票比比皆是。可惜一場A股股災拖累,大時代快來快去。

惡股斬倉日

2017年

● 6月27日上午收市,跌幅榜十大全部跌逾80%,相信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洗倉,有貨者粉身碎骨。

●外資沽空機構早在數年前已揭露民企造假,藉公司股價下跌獲利,今年進入高潮,連藍籌股瑞聲(2018)亦中箭,可算是狙擊行動的高潮。

「李超人」父子搞科網,引起無數上市公司跟風,科網人材突然吃香,當中一間媒體公司搞24小時即時新聞網,我輕易找到逢周日晚至翌日6點的外國體育翻譯兼職,記得一個月固定薪酬5,000元,憑點點積蓄又再入場炒科網股,略有斬獲。惟好景不常,找不到盈利模式純靠hit rate估值的科網股,當燒光資金,下場不是倒閉就是清盤。當年認購了2萬股鄭大班的36.com(當年編號8036,招股價0.36元),自詡炒其他科網有盈利在手,竟然忘記了止蝕的重要,結果公司除牌,7,200元的一張「牆紙」學費,實在太貴。

一雞死一雞鳴,科網爆破後港股迎來另一個炒作主題,就是中國自01年加入WTO(世貿),變身世界工廠,工業股在淡市中大放異彩,當年惠理(806)亦憑投資工業股聲名鵲起,即使是03年沙士襲港,香港經濟沉到谷底,工業股盈利完全不受影響(低成本內地製造,歐美銷售),股價迭創新高。我當然跟風亂炒冠華(539)、愛高(328)、葉氏化工(408)等工業股,斬獲不少。

錯失大牛股 發達擦身過

炒科網股賺頭蝕尾,累計仍有進帳,炒工業股又有進帳,又慶幸避過仙股事件斬倉潮,累積到資金迎來04至07年的ipo和中資股狂潮。04年可算是令我與財神偶遇但未能捉住的一年,並不是輸錢,而是輕易放走了大牛股。騰訊(700)6月上市,招股價3.7元,借孖展抽中了3萬餘股,上市首天沽出賺了一萬多元,堅係開心,之後多年來也斷斷續續地炒賣過,惟若一直持有至今,當年的3萬餘股已變近4,000萬元,應該可以退休享受人生了。

炒股多年,總會遇上不少老千股,當然也會偶遇上長升長有的千倍股,各有前因莫羡人,每次跌倒,總會學懂避開下一個陷阱,錯過了好風景,就總經得失等待下一個機會。炒股如做人,在人生旅途上總會遇到不少人渣,當然也會遇上貴人和珍貴朋友。

沙士過後,香港經濟在自由行的帶動下迅速谷底反彈,莎莎(178),六福(0590)和I.T(999)等受惠自由行股大炒特炒,惟最能為港股注入動力的當數中石油(857),國壽(2628),國有四大銀行,神華(1088)等國企巨無霸排隊上市,加上城中大孖沙熱切入股,令國企新股變萬人迷,一上市便展開爆升旅程。民企巨企亦不執輸,玖紙(2689),匯源(1886)等亦令股民炒得如痴如醉,加上資金炒作「港股直通車」,刺激港股暴升至史上最高的32,000點。

大奇蹟日沽完即買

這幾年,學懂了借孖展抽新股,以及用人海戰術抽,因為凡抽中的幾乎冇得輸,當累積一筆財富後,遇上美國次按爆煲,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港股又應聲急挫,猶記得轉型環保幾年的光大國際(257)由幾元跌至4角,中國建材(3323)比高位暴挫90%,之後美國印鈔救地球,無限量QE催生下,不少股份比低位反彈逾10倍,變身環保龍頭的光大國際現價比海嘯價升了足足逾20倍,印證了危機往往變成良機,關鍵係機會總留給心清眼亮及有流動資金的人。

每逢港股股災,總有難忘的日子,08年9月30日便出現了大奇蹟日。受美股創單日最大跌幅拖累,港股由17,880點重挫至16898點,喪插近1000點,港府隨即穩定市場信心,刺激恒指收盤倒升135點。有幸經歷了大奇蹟日,早上絕望清倉離場,下午又奮勇入場掃貨,印證了投資大師曹仁超「炒家都是精神分裂」的名句。

自此一役,決定改變一直以來all in資金在股票的進取,轉而開始儲備現金隨時準備應急或入市撈筍貨。當這個股壇新丁走過了97金融風暴,00年科網股爆破,03年沙士及08年金融海嘯,人老精,鬼老靈,接下來2011年之後的歐債危機,仿佛已打了「免疫針」般,安然渡過,迎來的是15年的港股大時代,見識了「北水」的澎湃威力,港股開始由往日的外資華資揸莊變成「北水」話事,而股票的推介渠道,則由傳統的報紙雜紙電視,轉變為流動網絡,尤其是內地的微信、雪球、格隆匯等媒體的影響,已與港媒體分庭抗禮。與此同時,「北水」的炒作模式亦令香港股民大開眼界,只要看看吉利(175)及恒大(3333)去年以來的走勢,已不言而喻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瞬間即逝,A股孖展爆煲引發港股大瀉,當時雖然倉內3分1股份已零成本,惟當時信念是既然97年港府救市成功,相信中央亦能挽救A股於既倒,錯過了在跌浪初段止賺的機會,後來雖然大手清貨,惟5月高峰期的盈利已閃電蒸發了3分2,年終埋單仍有錢贏,已經心滿意足,炒股漸由密集式炒格仔,轉變為尋找估值吸引兼有增長前景的價值股。

自己的倉位在2015年高開低收,踏入16年初A股即熔斷,港股又變提款機,連跌8個月,帳面虧損金額為炒股多年來最多,惟已學懂了炒股既要跟紅頂白,亦要有戒急用忍的耐性,結果9月去旅行數周,回來時倉位竟然由輸變贏,全因倉內兩隻實力股突然發力狂飆。所以,有時適當地離場,或者是更佳的選擇。

信趨勢勝專家

進入2017年,當人人都以為逢7便有股災,港股竟然連升6個月,牛氣衝天,惟細價股卻失去多年來的光彩,與大盤走背馳,全因內地資金南下渠道受阻,及不少中資行收緊中細價股的孖展,中金發報告點出老千股名單,加上「股俠」Webb列出50隻不能沾手的細價股蜘蛛網,已為股仔敲響了喪鐘。6月27日,細價股突現斬倉潮,半日收市的10大跌幅股份中,全部跌幅逾80%的才有資格入榜,此乃炒股以來首見的滅門式慘劇,與02年仙股事件不同的是,估計今次只有少數散戶粉身碎骨,因為市場早已預警某些字頭股票高危,散戶早有離場機會。

2017年轉眼走到6月底,再過幾天便進入回歸20周年的大日子,說好的股災暫時未出現、中國債務爆煲論遲遲未見、美股由12,000點一直看淡到21,000的人,仍樂此不疲地唱淡。一句講晒,人總會死的,股市總有升跌,作為一個小投資或者炒鬼,順勢而行至為重要,若總是以自己的心魔或情意結作為投資戒律,倒不如嘗試相信市場先生,相市資金流向,相信大趨勢,勝過你有多大的智慧。

炒股轉眼已21年,光怪陸離的股場奇遇,發現世上武功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賺錢,下文的炒股4招式,希望自己能繼續精通,也希望幫到你們。

炒股4式

識於微時

部分股票未起動或處於盈利爆發期前夕,是入場好時機,關鍵是你是否了解公司業務進展,及行業前景。股市難有免費午餐,勤做功課是王道。缺點是自己或券商的分析出錯。

破頂高追

跟紅頂白地追入強勢破頂股,賭大細成份較重,較宜跑步快過劉翔的短炒高手。此類股特點是波動性較大,若入場時間稍差,容易被震走。

捕風捉影

近年興起的「財技派」便擅用該招式,透過分析大股東背景,併購手法及往績,去推敲其下一步行動。此招易煲「無米粥」,更甚者「走火入魔」。

價值投資

最經典的招式,就似打功夫的紮馬。低PE、平PB、高息、現金流強,往往是此類股票的特式,唯一的缺點係考驗耐性,及超值股票可以更超值。

放眼未來20年,「北水」南下、主宰港股大局勢難以逆轉,外資及港資在港股的「話語權」亦正慢慢交出,作為一個香港小投資,應開始認識內地人的炒股手法、不同上市派系的作風、他們的財技和資金實力等。同時,也要緊貼內地財經資訊平台,因為他們的消息往往快過香港媒體。

年輕時,炒股講求速度和激情,人到中年,漸由強攻型轉為防守型,倉內股票以績優息高股居多。其實,炒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多注重健康,適量運動,享受與家人的天倫之樂,珍惜與患難股友衝鋒陷陣的日子。有時放慢腳步,就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因為筆者堅信,港股最好的時光在前方。

李家謙

證監會持牌人,持有港交所(388)。

Himson123@gmail.com

FACEBOOK: 勢股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