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284.54
    +83.27 (+0.48%)
     
  • 國指

    6,120.37
    +20.15 (+0.3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Vix指數

    16.18
    +0.21 (+1.31%)
     
  • 富時100

    8,094.25
    +53.87 (+0.67%)
     
  • 紐約期油

    82.91
    +0.10 (+0.12%)
     
  • 金價

    2,340.00
    +1.60 (+0.07%)
     
  • 美元

    7.8285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50
    +0.0003 (+0.03%)
     
  • 日圓

    0.0501
    -0.0001 (-0.24%)
     
  • 歐元

    8.3944
    +0.0187 (+0.22%)
     
  • Bitcoin

    63,446.40
    -2,978.84 (-4.48%)
     
  • CMC Crypto 200

    1,351.50
    -31.07 (-2.25%)
     

【水能覆舟】入錯金融圈的年青人(渾水)

【水能覆舟】入錯金融圈的年青人(渾水)
【水能覆舟】入錯金融圈的年青人(渾水)

常常有一類新聞,描述金融圈的讀書精英,如何突然改變自己想法,追逐理想,他們可能是去了做巴士司機、環遊世界、做NGO或者創業。故事振奮人心,身邊也有不少這類行錯路,入錯差的朋友。讀商的,最後回頭去了讀IT。最近我才發現,原來很多讀醫的人,本身都是讀其他科,然後才轉去讀醫。

站在讀者、年青人角度,故事勵志好看;不過站在老闆、中年人角度,可能會覺得這班廢青不思進取,又或者做決定時不思前想後,總之負面評價一大堆。

以前社會機會比現在多,面對不合心意的工作時,捱下去總會上位,總會出到頭。總之,就是可以找到工作上的成就感。用經濟學的用語去講,轉工的機會成本很高,因為放棄現有選項的價值太大。十年前賺錢能力最高的行業係投資銀行,如果一年賺過千萬,那麼就算你真的很想做藝術、搞文化,你還是會吞一口氣,等賺多幾年錢退休,才再做自己喜歡的事。

即使工作不如意,都可以有自己的興趣發展、或者建立副業。萬一副業發展成功,就索性轉行全職搞自己東西。現在轉工的機會成本比以前低,不合心意,倒不是順著自己意思去行。我覺得這種模式並無不妥,也是世界潮流。

入錯行,不要緊。反正年青嘛,再轉工也無不可。興趣不一定可以賺到錢,有時做久了,就算係興趣都會做得唔開心,不過很多東西未試過又唔知,博一鋪又有咩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