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9 分鐘
  • 恒指

    16,154.46
    -231.41 (-1.41%)
     
  • 國指

    5,724.11
    -79.75 (-1.37%)
     
  • 上證綜指

    3,059.73
    -14.50 (-0.47%)
     
  • 滬深300

    3,536.86
    -32.94 (-0.92%)
     
  • 美元

    7.8302
    -0.0010 (-0.01%)
     
  • 人民幣

    0.9242
    +0.0005 (+0.05%)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5
    +0.0001 (+0.18%)
     
  • 歐元

    8.3218
    -0.0126 (-0.15%)
     
  • 英鎊

    9.7150
    -0.0240 (-0.25%)
     
  • 紐約期油

    84.24
    +1.51 (+1.83%)
     
  • 金價

    2,396.90
    -1.10 (-0.05%)
     
  • Bitcoin

    62,062.59
    +896.04 (+1.46%)
     
  • CMC Crypto 200

    1,284.35
    -28.27 (-2.11%)
     

【王師傅周記】假如你只剩下8000日 (王浵世)

【王師傅周記】假如你只剩下8000日 (王浵世)
【王師傅周記】假如你只剩下8000日 (王浵世)

最近兩位比我年輕的舊同事退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退休,理應高興。但是,這兩位朋友完全沒有喜悅之情,反而有些悶悶不樂,好像很不情願退休。

如果跟我在美國、加拿大的朋友分享,他們一定很詫異,難道退休不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等我解釋,他們才理解原來我們這地方退休,不是每個人都有退休金可以養老;所以退休就是失業,失業就沒有固定收入,怎麼能把退休當作一件喜事呢?

退休門檻愈來愈高

香港這地方退休有退休金的機構,但不多。另外有公積金,以前的那種容易理解,退休時的工資乘上工作年份,再乘以一個系數,就可以算出退休時可以一次性拿到的公積金。一般人的最後一個月的工資假定是4萬港元,工作35年(假定25歲入行),系數是2.5,退休金可達港幣350萬。

這是以前的計算方法,總數不會有變。可現在的總數很可能有變,因為員工與機構的出資,已經變為投資,結果總數可漲可跌。對於一筆退休金來說,有不確定因素就不好。

就算今天退休有350萬現金,也不見得讓人放心。為何?我最近看過一份保險公司發行的報告,說一個人在香港退休,如果想要有安穩的生活,需要520萬的現金,當然要有已付清按揭的房子,而目前退休人士平均能拿到的退休金只是390萬。說起來,退休的確是讓人擔心,難怪我的舊同事退休後一直愁眉不展。

退休可「工作」更多

其實這些都是「學術性」的數字,不必太過在意。反而值得我們細心研究的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性,除了政府醫院提供一部分的照顧,其餘還是要靠自己安排的醫療保險。上了年紀,好像一副機器,時間長自然有些毛病,有保險心安很多。不過更重要的是保健,飲食、運動、休息、心情開朗都是缺一不可的條件。

廣告

我有好幾個舊同事,年紀與我差不多。有沒有520萬現金在手,我不知道,但是他麼給我的感覺是生活優遊,總是三五成群相約這裏去,那裏去,不愁沒節目。看他們的臉書,真快活。

說到這裏,最近又有人給我另外幾個數字。第一,預期壽命是83歲,約是3萬日。過了60歲,就剩下8,000日。這剩下的日子應該比以前的日子更珍貴,所以要好好過日子。如果說,還有能力利用餘暉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一定是大事),不妨出點力。

國內有傳言,說是要把退休年紀押後到65歲。是好事,我們不妨也考慮,能釋放更多生產力,是好事。不少人年過60,依然精力充沛,而且見識廣泛,做得動,跑得動,再做上五年工作,何嘗不可?商業機構也應該配合,盡量「回聘」這些退休同事,他們老早摸清門路,屬於識途老馬。事情該怎麼做,很容易搞定,比新聘的生手好很多。

首先,不要為了年過60,就把自己納入「動不得」行列。相反,有多餘時間,就要爭取活用。把自己從「動不得」,變為「動得」,再變為「要得」。把退休後的日子,看作「加時」,更可觀。寄語兩位舊同事︰記住三部曲,最要緊要得。

作者:王浵世

第一代北上銀行家,曾為匯豐中國業務總裁、民生銀行最高領導人,有廿載北上管理經驗,現在退而不休,轉戰民企,拓展視野,闖事業另一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