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24
    +0.0012 (+0.02%)
     
  • 人民幣

    0.9240
    +0.0003 (+0.03%)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4
    +0.0000 (+0.06%)
     
  • 歐元

    8.3371
    +0.0027 (+0.03%)
     
  • 英鎊

    9.7350
    -0.0040 (-0.04%)
     
  • 紐約期油

    82.14
    -0.59 (-0.71%)
     
  • 金價

    2,394.30
    -3.70 (-0.15%)
     
  • Bitcoin

    64,957.26
    +2,800.41 (+4.51%)
     
  • CMC Crypto 200

    1,333.45
    +20.83 (+1.61%)
     

【理財個案】35歲已擁百萬年薪 想10年內提早退休(鄺翠玲)

個案主角:徐先生(35歲),任職私人企業管理層,月薪10萬元,另加花紅。徐太(35歲),任職私人企業會計經理,月薪4.5萬元。資產方面,除了有自住物業(市值1,000萬元),還有市值420萬元之收租物業,小量股票和基金,和210萬元現金。此外,夫婦二人的強積金「all-in」恒指基金,現值合共53萬元。

理財目標:夫婦二人希望可以在45歲(或更早)享財務自由,每月有相等於現值2-3萬元的被動收入維持現有生活質素,並有約100萬流動資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愛的小生意。

徐氏夫婦(35歲,分別任職私人企業的管理層及會計經理)的目標是45歲(或更早)可享財政自由,每月有約3萬元被動收入以維持現時的生活質素,並約有100萬元流動資金可作小生意。

先看看財政狀況:

註1:徐先生另有年終花紅

註2:自住物業和出租物業,尚餘按揭年期分別為17年和27年

註3:月供基金才剛開始,因此未能在資產負債表中顯示出來

徐先生另有已供滿保險,二人現有強積金共53萬元。

筆者留意到個案裡有幾個細節:

(1)他們的退休模式,是希望可以擁有一筆可長期(35-40年)製造被動收入的資產,而不是花掉這筆資產,所需要的資產額會大大提高,受通脹的影響亦較大;

(2)假設退休後將要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有x%回報,通脹是y%,那實際回報只有約為(x-y)%(計算的方程式較複雜,為方便討論以此為約數表示),所以徐先生既要瞭解資產回報,亦要留意通脹情況;

廣告

(3)兩幢物業在10年後仍未供滿,如按揭條件不變,那時自住及出租物業尚餘按揭額分別約164萬元及65萬元(共230萬元),每月供款2.7萬元。雖說出租物業現有正回報(租金收入較按揭、差管稅等雜項多),亦是極常見的被動收入(因某程度和通脹掛勾),但沒人能預計10年後是甚麼景象。如果租金收入既要供樓,又要提供被動收入作退休用,筆者建議徐氏夫婦還是小心為上,要預留多點儲備供樓。

筆者有以下看法:

(1)目標總退休金是1,600萬元,先預留100萬元作小生意及250萬元作還清樓按用途(是繼續供還是清繳,還看當時經濟、利息走勢等);

(2)餘下1,250萬元用作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若每年有5%回報,而通脹是3%的話,那實際回報約是2%,平均每月可產生2萬元被動收入,如出租物業可提供1萬元的租金收入(扣除差、管),那麼每月可有3萬元被動收入的目標不難達到;

(3)現時每月總盈餘約8萬元,建議可先預留1.2萬元作交稅用途,餘下6萬多元可撥一半作投資增值用途;

(4)假設每月可投放3.3萬元,連同徐太現時5,000元的月供基金份額,每月總投資額共3.8萬,若退休前較能承擔較高風險,每年平均回報9%,這部分料可滾存至740萬元,另外一半盈餘(34,500元)在銀行可累積至近415萬元;連同現有的250萬元資產,總資產共約1,405萬元。

(5)10年後兩人的強積金預計可滾存至180萬元(平均回報5%),由於最快要60歲後才能取回,預計60歲時可增長至約380萬元。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資金到位,對整體財政狀況也有好處!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鄺翠玲 CFPCM

(本欄所有個案均為真實個案,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欲請教專業顧問,可電郵至yfin_wealth@yahoo.com)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遊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