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25.56
    +14.90 (+0.49%)
     
  • 滬深300

    3,523.43
    +2.47 (+0.07%)
     
  • 美元

    7.8250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29
    +0.0001 (+0.01%)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6%)
     
  • 歐元

    8.4317
    -0.0089 (-0.11%)
     
  • 英鎊

    9.877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508.04
    +808.23 (+1.16%)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股話家常】一注獨贏比特幣? (鄭家華)

【股話家常】一注獨贏比特幣? (鄭家華)
【股話家常】一注獨贏比特幣? (鄭家華)

上周,本欄為甚難做預測的港股,理順邏輯。但有些投資,就算你理順了邏輯,覺得上升空間遠大於下跌空間,還是很難敢把全副家產,押下去!我說的,是近期頻創歷史新高,升至1.1萬美元水平的比特幣(Bitcoins),這亦可以引伸至,包括以太幣(Ether)在內的其他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 我相信自己極可能是全港最早提及比特幣的股評人。

若記憶沒錯,該篇文章還是登在本刊,時間約在2012年第一季。題目應該叫《Bitman貨幣俠》,這明顯是找蝙蝠俠(Batman)開玩笑。其時,我對Bitcoin的中文譯名,還是跟隨台灣財經傳媒的稱呼,就是「迫幣」。當然,我並不是甚麼金融科技(FinTech)先驅,我得知比特幣的存在,和懂得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是從閱讀外國和台灣雜誌而來。

沒有用途只炒供求

我只知道,比特幣是由一個化名中本聰的科網達人所創,誘因是因為他看不過眼,以聯儲局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瘋狂印鈔救市,因而設計出這種早設上限,不能隨便加發的虛擬貨幣。其建基的程式概念,應該是當今很多金融機構趨之若騖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但相信對一般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現價買入比特幣,是否有投資價值,和會否再上升!

先說投資價值,我不認為比特幣有甚麼客觀投資價值。從內在值角度看,它跟金,白銀、銅等商品相比,根本沒有用途。一直支持其價格上升的,就是早獲得者,不願大手沽出,後來迷信者卻不怕高追,基本上就是在炒供求。你說有地下經濟參與者,利用其隱藏性做交收,或者有嚴格外管制國家的富人,利用其走資,不足為奇。但這卻不足以令其有長期保值需要。如黃金,實際上時至今日,有央行會持有黃金作外儲備一部分,但央行都不會持有任何虛擬貨幣。事實上,比特幣是針對各大央行發鈔能力,而成立的有上限虛擬貨幣,央行給比特幣少許像金般的半儲備,半官方地位,都是給自己倒米。

廣告

一注獨贏風險過大

近日,比特幣忽然火熱的原因,亦是因為盛傳華爾街有投行,想為她推出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甚至乎期貨合約。若然屬實,這亦有類似央行背書比特幣的作用,因為是主流金融機構,不過效力當然有很大距離。而從過往一年,全球股票交易所基金對股市龍頭走勢的放大效應,以及期貨合同的槓桿,這兩類金融產品若真的能推出,比特幣極可能出現更瘋狂的走勢。

而比特幣據說早有人於低位收貨歸邊,當中包括兩個Facebook的早期股東。近日於香港長住的外國人圈子裏,筆者亦聽過一些以比特幣為招徠,細節卻更似龐氏騙局的眾籌活動,合法性和保障性確實存疑。也許比特幣還會在無透明度下再升,但把全副資產押去,想一注大贏比特幣,冒的風險未免太大!

作者:鄭家華

興業金融證券投資服務董事總經理,從事投資行業超過20年,為香港財經評論家協會創會會員。20歲前放洋亦崇洋,2000年後漸覺洋方子不對,入讀科大於北京辦的EMBA惡補國情,愛發掘中小型股份,愛寫作遊歷。以人文看投資,用投資解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