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道指

    39,829.76
    +69.68 (+0.18%)
     
  • 標普 500

    5,247.70
    -0.79 (-0.02%)
     
  • 納指

    16,360.74
    -38.78 (-0.24%)
     
  • Vix指數

    12.95
    +0.17 (+1.33%)
     
  • 富時100

    7,956.71
    +24.73 (+0.31%)
     
  • 紐約期油

    82.45
    +1.10 (+1.35%)
     
  • 金價

    2,232.60
    +19.90 (+0.90%)
     
  • 美元

    7.8241
    +0.0011 (+0.01%)
     
  • 人民幣

    0.9233
    +0.0001 (+0.01%)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565
    -0.0126 (-0.15%)
     
  • Bitcoin

    70,733.47
    -778.84 (-1.09%)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胡思胡想】中資息誘股民圖洗底 (胡孟青)

【胡思胡想】中資息誘股民圖洗底 (胡孟青)
【胡思胡想】中資息誘股民圖洗底 (胡孟青)

不得不承認的是,今年以來, 中資股的確是熱鬧非常;有政策改革、有央改及混改、更重要是有高派息。打從中國神華(01088)突然大派特別股息之後,中國股票市場的紅利潮大門終於已經打開,神華之後,記憶所及, 包括有中石油(00857)特別股息、中移動(00941)用上市廿周年為理由亦派特息、連平保也加大派息起來。難怪有人計算,純粹按年比較的話,中資股今年派息的上升幅度,有可能是全球主要市場之中最高。

監管當局硬要公司加派息

內地市場的結構比較有趣,基於中資股由央企主導,而央企就是由政府作為大股東,所以投資者在推動企業高派息的工作上,一直進展有限。試想,政府既作為投資者,又同時作為大股東,及企業營運者,亦需要一併考慮央企本身的現金問題和財務狀況。

上證指數公司入面,大約有四分一上市公司是沒有派息,就算有的話,分派比率大概只有三成半左右,遠遠低於全球平均的五成七水平。盈利上繳及稅項,一直是政府作為央企大股東主要獲得的收益。但近年情況已經有明顯變化了,包括早已掛冠消失的肖鋼,都不斷提倡長期投資,股市紅利。還有的是,監管當局主動約談具備派息能力的公司,白一點就是採取了硬措施,要它們加派息。

央企盈利改善拜政策所賜

如果提倡股市紅利是中央其中一項市場政策的話,幾乎肯定的是,就算沒有太大派息能力的公司,都似乎要盡量應酬。但作為政府,為甚麼要一改以往政策,取態忽然走向投資者的一方?其實,大加派息,某程度上是可以視作為一個投資者福利,在市場奉行一點福利主義,部分原因就是要彌補市場對央企的負面形象,對之前錯誤決策的一種善意修正態度。但更重要就是,央企能夠加派息,絕大部分是盈利有改善,而它們的盈利,由始至終就是政策因素所造就,有得益當然亦要有付出,這亦可以理解到為甚麼內地近年不斷重複政策紅利。因為政策成功與否,由公司業績及股價表現為準,有成績就的就透過派息,與民共享。

廣告

滬深300指數企業,目前的派息比率大概只有2.1%,較之港股3%以上仍然為低,而扣除金融股的話,上證指數的平均派息率更不足兩厘。加派息既然成為趨勢,似乎困擾市場好一段時間的內銀減派息,可能已經是過去式。可見將來,內銀或其它一年一度派息的央企,會否變為加派中期息?如果成事,將會是相當之有趣了。

作者:胡孟青

獨立財經評論員,人稱青姐。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載,先後於證券行、銀行等機構任職,近年自立門戶,以獨立身份論股市談投資,以觀點獨到、作風辛辣見稱。她對弱小散戶苦口婆心,對無良大戶卻口誅筆伐,亦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