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2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85
    -1.09 (-6.43%)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31
    +1.41 (+1.72%)
     
  • 金價

    2,336.80
    -9.60 (-0.41%)
     
  • 美元

    7.8355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41
    +0.0003 (+0.03%)
     
  • 日圓

    0.0504
    0.0000 (0.00%)
     
  • 歐元

    8.3845
    +0.0385 (+0.46%)
     
  • Bitcoin

    66,284.27
    -223.41 (-0.34%)
     
  • CMC Crypto 200

    1,430.71
    +15.95 (+1.13%)
     

【胡思胡想】表面繁榮的背後 (胡孟青)

【胡思胡想】表面繁榮的背後 (胡孟青)
【胡思胡想】表面繁榮的背後 (胡孟青)

環球出現多年來未見的好景,一片歌舞昇平:要經濟,數字有經濟增長;要盈利,又大部份超出預期,當然股市為首的資產價格,表面上似乎亦踏入了持續創新高的新常態。奈何,臨近年底,卻敵不過基金大戶因為年結關係爭相鎖定利潤,繼而變成為疑似人踩人的小股災。

增長周期有見頂風險

基於今年好景,樂觀預期仍然存在,盡管近日出現較顯著調整,外界對股市仍然存在正面看法。今年來得有趣是,以股市為例,基本上是全程放盡,並沒有因為大半年累積的表現而提早鎖定回報,導致未有出現過一個像樣的調整市。至於高估值的包袱,亦早就被各適其適的理由而有所自圓其說了。更奇的是,以往好幾年,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首的主要機構,一年最少三幾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直至貼近實際情況為止,今年反而相當例外,臨近年底仍上調增長預測。須知,外界對來年整體增長預測有介乎百分之三至四左右,但基本上卻絕對提及,增長周期其實是有見頂的風險。

還記得幾個月前,聯儲局為首的全球央行,仍然大鬧低增長、通脹不達標,不消幾個月,大部份已通通轉了口風。英倫銀行首席經濟師早前在一個公開場合上,觸及全球央行政策溝通問題,好一句重點在於真誠及敢於承認錯誤,某程度上是對歐美央行官員的一個掌摑。刻下欣欣向榮,中央銀行當然會自認有功有勞,但撫心自問,在近10年間,不論在預測及政策制訂上,出錯過幾多?造成的影響又有幾大?

眾所周知的是,現時全球表面繁榮的背後,是史無前例的債務上升、及愈滾愈大的資產泡沫問題。又要經濟好、又要市場繼續受惠,而且又要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困難程度比2009年處理金融海嘯更甚。

廣告

催化因素似已用盡

股市是一面鏡,但債券市場卻是另一面不盡相同的鏡子。近期,資金流入債市情況有所減弱,企業傾向與政府債券之間的債息擴闊,早前高息債外流規模更是3年最高,好的一面當然是資金配置正常化的步伐,但亦不能排除多年來債市過份樂觀後出現的鐘擺所產生的潛在震盪。《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近日區內最少已有為數總值8億美元的高息企業債發行要擱置,部分企業即使願意支付7厘以上利息,亦因為需求淡靜而告取消。其實,環球債息正在上升,區內為例,內地10年期主權債有4厘利息、印度更有7厘以上,追息族犯不著要冒險流入高息企業債吧。調轉想一想,就算美國減稅方案刺激了經濟,這樣就會導致市場對利率上升預期出現嚴重低估,徘徊於經濟增長的可持續,以及是利率上升周期可能被低估,高估值的股票市場只會更波動,事關今年的催化因素暫時似乎已經用盡了。

作者:胡孟青

獨立財經評論員,人稱青姐。從事金融業工作十餘載,先後於證券行、銀行等機構任職,近年自立門戶,以獨立身份論股市談投資,以觀點獨到、作風辛辣見稱。她對弱小散戶苦口婆心,對無良大戶卻口誅筆伐,亦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