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是全球原油需求的引擎 貿易商直面未知的新世界
【彭博】-- 中國二十年來第一次看起來不再是推動全球原油需求的引擎,對於本周齊聚新加坡參加亞太石油會議(APPEC)的許多貿易商和高管來說,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房地產市場低迷,消費者信心疲弱,疫情過後復甦之路舉步維艱。更別提人口老齡化帶來結構性改變、能源轉型以及成長模式降低了對大型基礎設施的依賴,這對石油來說當屬利空。
對於原油貿易商和分析師來說,這意味著重大調適。
「我曾經跟我的交易員進行過內部討論。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 你們做交易有多久了?他們會說十年,」恆力石化國際執行長孔慶影表示,「我的回答是,你還沒有真正經歷過中國不是看漲因素的環境。」恆力石化國際是中國一家大型民營煉油企業的貿易子公司。
中國成長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的歷程數十年來一直在為原油價格提供支撐,從上海到杜拜再到倫敦,這為貿易商們提供了商機。對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在低個位數的容忍 —— 甚至於可能達不到今年5%的目標 —— 使得這種情況難以為繼。
彭博在亞太石油會議間隙對10位分析師和貿易商進行的非正式調查發現,2025年,中國石油日均消費量的成長預計不超過30萬桶。這跟國際能源署(IEA)最新預估相符,該機構本周下調了預測。同時,這低於OPEC的估算。
上述非正式調查顯示,今年日均消費量料增加20萬桶。
因觀點不公開而要求匿名的受訪者提到了電動汽車普及率提高、液化天然氣動力卡車的穩步成長以及政府對原油進口和燃油出口的限制。中國政府擴大戰略石油儲備的閑置儲能也所剩無幾。
推薦閱讀:IEA:隨著中國經濟降溫 石油需求增速降至新冠疫情以來最低
中國的前景充滿挑戰,給在新加坡舉行的這個一年一度的亞洲最大石油會議蒙上了陰影。隨著布倫特原油接近每桶71美元,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幾乎未見即將復甦的跡象,貿易商和煉油企業正在準備迎接利潤的下降。
儘管如此,中國的煉油產能仍在繼續增加。接受彭博調查的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將不得不忍受低於70%的加工率。
推薦閱讀:托克集團:油價料跌至60多美元 但也不應過於悲觀
流沙
並不是所有人都預計中國化石燃料消費見頂 —— 抑或否定中國政府促進經濟成長的潛力。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Saad Rahim稱,中國每年仍新增800萬至900萬輛內燃機汽車。
「對我來說,如果還在增加新車,感覺就不像是見頂,」他表示。
原文標題Oil Traders Confront a New World Without China Bull Factor (1)
--聯合報導 Yongchang Chin、Serene Cheong.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