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72
    -1.22 (-7.20%)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32
    +1.42 (+1.73%)
     
  • 金價

    2,336.30
    -10.10 (-0.43%)
     
  • 美元

    7.8351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41
    +0.0003 (+0.03%)
     
  • 日圓

    0.0504
    0.0000 (0.00%)
     
  • 歐元

    8.3836
    +0.0376 (+0.45%)
     
  • Bitcoin

    66,172.14
    -478.55 (-0.72%)
     
  • CMC Crypto 200

    1,428.05
    +13.29 (+0.94%)
     

中國央行流動性投放強度有多大?不要只看降準 再貸款正重回視野

【彭博】-- 中國中小微企業遭遇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衝擊之時,中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下資金的精準投放也面臨巨大挑戰,以再貸款再貼現為主的結構性工具正成為更常態化的流動性投放工具。

中國央行本周最新宣布創設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並為此提供44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這意味著在前期1.8萬億新增額度基礎上,再貸款、再貼現總額度升至逾2.2萬億元;相比之下,年初至今央行通過降準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的資金為1.75萬億元和8000億元,再貸款正成為今年以來流動性投放的核心工具之一。

「總量工具提供的流動性會首先被大型國企、融資平台等‘優勢部門’所攫取,而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等‘薄弱環節’不容易獲得足夠的金融支持,」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在採訪中稱。

他指出,結構性工具更容易將整體流動性控制在合理充裕的狀態,又可以使政策希望支持的主體獲得充足的低成本資金。「疫情出現以來,再貸款成為中國央行很倚重的政策工具,」

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來應對特殊的困難,需要貨幣信貸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性和直達性。「所以我們在政策的設計上,政策達成的目標和取向是非常清楚的,同時,內涵有政策激勵的安排。」

華創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冠南在報告中指出,再貸款、再貼現是央行增加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投放基礎貨幣的工具之一。再貸款操作對象為地方性中小銀行,而MLF操作對象為一級交易商。與MLF操作對象不同,再貸款將直接向中小行提供流動性,或緩解流動性分層。

廣告

瑞穗證券亞洲駐香港經濟學家周雪表示,自央行行長易綱上任以來,就不太通過簡單的降息、降準來做放鬆的動作,而是一直在創造新的工具。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5月下旬,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1.5萬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中,已支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貸款約7500億元。

相關閱讀:中國央行稱創新貨政工具與降息降準不矛盾 國債期貨仍創三個月新低

優勢顯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不確定性風暴中,中國未提出今年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並將刺激措施的重點轉移到就業。正如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提到的,中小微企業在吸納就業中占90%以上;但疫情發生以來,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所受到的衝擊更大,經營情況和融資可得性均不容樂觀。

年初以來中國央行加大了寬鬆力度,在1月全面降準後,又在3月和4月兩度宣布定向降準,帶來信貸和社融規模超預期成長的同時,也出現了資金「空轉」的現象;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金融監管部門近期窗口指導部分商業銀行,要求對結構性存款壓量控價,以打擊利用結構性存款進行套利的行為。這種背景之下,再貸款調結構、防止資金在銀行體系淤積的優勢凸顯。

「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小微企業的效率會更高,今年使用頻率明顯上升,未來也會成為一個更加常態化的投放流動性的工具。」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在採訪中稱。

6月1日,中國央行等部門還發布了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商業銀行把經營重心和信貸資源從偏好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移到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效果如何

被予以厚望的再貸款寬信用效果未來到底如何?華泰證券發布的報告指出,這是本輪金融支持企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優勢在於普惠性強,對中小企業定向紓困,防止資金「跑冒滴漏」。但局限就在於難以解決商業銀行對於企業信用風險擔憂的問題。

澳新銀行駐上海的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還提到,再貸款這一項目是否奏效並不取決於技術細節,而是取決於企業如何使用這些資金。

「目前中國經濟的投資回報不是很高,」他坦言,「並不會僅僅因為它是一種創新工具,就更有效地推動成長。」

(新增更多點評)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