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0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248.97
    -351.49 (-2.12%)
     
  • 國指

    5,743.78
    -112.66 (-1.92%)
     
  • 上證綜指

    3,007.07
    -50.31 (-1.65%)
     
  • 道指

    37,798.97
    +63.86 (+0.17%)
     
  • 標普 500

    5,051.41
    -10.41 (-0.21%)
     
  • 納指

    15,865.25
    -19.77 (-0.12%)
     
  • Vix指數

    18.40
    -0.83 (-4.32%)
     
  • 富時100

    7,820.36
    -145.17 (-1.82%)
     
  • 紐約期油

    85.28
    -0.13 (-0.15%)
     
  • 金價

    2,400.10
    +17.10 (+0.72%)
     
  • 美元

    7.8314
    +0.0029 (+0.04%)
     
  • 人民幣

    0.9235
    -0.0005 (-0.05%)
     
  • 日圓

    0.0504
    -0.0001 (-0.28%)
     
  • 歐元

    8.3172
    +0.0015 (+0.02%)
     
  • Bitcoin

    63,005.74
    -126.27 (-0.20%)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中國據悉最快本月啟動銀行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 處置壞賬按快進鍵

【彭博】-- 中國據悉有望最快本月正式啟動商業銀行個貸類不良貸款的批量轉讓試點,為萬億元規模的個人信貸壞賬風險打開新處置路徑。

知情人士透露,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上個月底召集部分試點機構開會,討論業務操作的具體細則及流程要求,要求機構加緊項目準備並爭取本月正式落地;另外的知情人士表示,工商銀行有望率先試點首單資產包項目轉讓。

銀登中心網站信息顯示,其經營範圍包括信貸資產及銀行業其他金融資產的登記、托管、流轉、結算等服務,接受中國銀保監會監管。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在採訪中表示,政策對零售銀行偏利好,以往個貸類不良資產主要依靠銀行自身催收,現在等於增加一種市場化的處置選擇,有利儘快出清風險壓降不良貸款規模,同時提升處置效率。

截至收盤,A股上市銀行中平安銀行漲3%,招商銀行漲2.6%,雙雙刷新上市來高位。

相較去年6月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的參與該項試點的機構,此次還將新增第五家全國性AMC--銀河資產,因政策暫時不允許此類資產包二次轉讓,目前試點AMC均已或正在組建新的處置個貸類壞賬團隊。上述計畫仍存變數,待監管最終批覆。

知情人士不願具名,因信息暫未公開。工商銀行不予置評。銀保監會和銀河資產暫未置評。

延伸閱讀:中國據悉擬試點銀行個人不良貸款轉讓 信用卡等壞賬有望市場化出表

手段單一

個人貸款按產品類型可分為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和信用卡透支。過去幾年商業銀行混戰零售金融市場,發力消費貸款和信用卡透支業務,不良攀升壓力顯現。據第三方研究機構金融監管研究院的預測,收入下降和失業率上升導致個人信貸違約率大增,當前個貸不良資產市場已突破萬億元。相較銀保監會披露的2020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2.8萬億元的不良資產餘額,個人不良資產占比可能已在四成。

廣告

過去商業銀行個人不良資產的處置手段相對單一,主要包括清收或核銷,試點多年的個人不良貸款資產證券化規模也較小。根據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CNABS)數據,2020年不良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至281.4億元,其中75%為信用卡不良ABS和住房抵押類不良ABS。

對個貸類不良貸款的批量轉讓試點,穆迪高級分析師David Yin對彭博表示,預估2021年的市場規模仍有限,因缺少抵押品,個人貸款的定價和回收將非常具有挑戰性,而資產管理公司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經驗。因此無論是銀行還是資管公司,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探索商業模式,積累經驗。

2020年受疫情及要求銀行讓利等影響,中國商業銀行的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銀保監會公佈了去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實現淨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了8.3%;不過隨著經濟逐步好轉,分析師預計2020年全年業績增速會較前三季度明顯改善,多數有望正成長;上周五率先發布業績快報的上海銀行就預告全年淨利潤將實現正成長。

(新增更多觀點並更新銀行股表現。)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