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2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85
    -1.09 (-6.43%)
     
  • 富時100

    8,044.81
    +20.94 (+0.26%)
     
  • 紐約期油

    83.31
    +1.41 (+1.72%)
     
  • 金價

    2,336.90
    -9.50 (-0.40%)
     
  • 美元

    7.8355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41
    +0.0003 (+0.03%)
     
  • 日圓

    0.0504
    0.0000 (0.00%)
     
  • 歐元

    8.3845
    +0.0385 (+0.46%)
     
  • Bitcoin

    66,284.27
    -223.41 (-0.34%)
     
  • CMC Crypto 200

    1,430.71
    +15.95 (+1.13%)
     

中國政策怎麼了?

7月內中國國策的180度轉變令中港兩地投資者進退兩難。加大對科技公司的監管力度及對教育公司極嚴厲的措施都與市場預期相違背。中國政府亦未有就近來的政策開腔解釋,加深了投資者的憂慮。

把握疫情當上一哥

新冠肺炎已經持續近兩年。各國短線應對已部署完成,可以說是習慣了疫情的節奏。現下抗疫可以做的只有疫苗接種推行。各大經濟體的接種情況尚算理想:美國51.35%,中國55.5%,英國63.25%,日本32.65%。

但這不是單純的數字演化,接種率越往後走,阻力必然越大。畢竟因為身體條件,居住地方,年齡等因素,接種率實際上限可能亦只有~75%這個水準。

現時政府們都將目光放到後疫情年代,如何彌補這幾近空白的兩年。更甚者,如中國這種領先抗疫戰爭的國家,希望通過疫情的因素來拉近與美國國力的距離。現時市場預期中國最快2026年的GDP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

現時中國的勞動人口(15-59歲,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約8.9億人,占總人口64%。但對比上一次調查下跌6.8個百分點,數字由2012年的高峰後一直下滑。在出生率下跌及預期壽命拉高下,老齡化的影響會延續下去。

中國由享用人口紅利走入老齡化的社會負擔。中國政府選擇由量轉向質來應對老齡化問題:在勞動年齡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達到3.85億人,佔44%,比2010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達到24%,也比2010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廣告

這解釋了為什麼一方面中國要推行三胎政策,另一方面也嚴厲規管教育事業。這是希望將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推升,以加強國民勞動力的產出。

科技公司監管針對資金及企業家效能

科技公司於過去二十年變成了中國經濟重要一環。這些科技巨企吸資能力強大,令某程度上阻擾中小企借貸空間。資本運用一直是國家級的困境。所有的財政政策都未能有效將資金導向中小企。

這是國有銀行主導產業的痛點。大銀行傾向貸款予大客戶或者國有企業。而中小企只能於股權方向著手集資。規管消費貸及資料規模優勢是想給予市場訊號:中央是支持中小企的發展。這是政策上轉風向來幫助中小企。

留意針對科技大企是從反壟斷、資料安全及海外上市三大方向著手。後兩者是國家安全的問題,,而反壟斷則是讓出空間給後來者發展。政府的目的是想締造更佳的中小企營商環境。

跟隨國家發展來作長遠部署

美國股市年初今,截至執筆時,升14-17%。而港股及A股市場則錄得約5%的跌幅。估值來看,道鐘斯及標普500現價反映約20倍明年市盈率;納指則約30倍, 已近2000年科網泡沬的高位。美股已於高位運行,較難下手。

反觀港股只是在12倍左右的水準,算是合理區間。監管風向的改變令市場暫時失去信心。在政策未變明朗下,信心修復需時。現時下注是以長線資金角度考慮。上文講述的政策改變將是一個3-5年的機會。

這裏也必項提醒,中央對股市的看點是中小企的集資渠道,而不是創富的機器。所有中央激勵股市上漲都只是虛幻的說法。

板塊及公司選擇上,要看緊中國新發展路向。一是以內需為主導,不懼怕對外貿易磨擦的行業。二是中國變成製造強國的方向。當中高端製造業、碳中和、新能源車將會是今年餘下5個月的主調。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其客戶可能持有上述股票。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