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9,591.43
    +332.67 (+1.73%)
     
  • 國指

    6,639.99
    +90.21 (+1.38%)
     
  • 上證綜指

    3,265.75
    +10.10 (+0.31%)
     
  • 道指

    32,537.72
    -22.88 (-0.07%)
     
  • 標普 500

    4,005.82
    +2.95 (+0.07%)
     
  • 納指

    11,882.97
    +22.86 (+0.19%)
     
  • Vix指數

    20.65
    -0.73 (-3.41%)
     
  • 富時100

    7,575.07
    +38.85 (+0.52%)
     
  • 紐約期油

    70.33
    +0.66 (+0.95%)
     
  • 金價

    1,954.60
    +13.50 (+0.70%)
     
  • 美元

    7.8466
    +0.0026 (+0.03%)
     
  • 人民幣

    0.8763
    -0.0006 (-0.07%)
     
  • 日圓

    0.0589
    -0.0000 (-0.03%)
     
  • 歐元

    8.4691
    +0.0256 (+0.30%)
     
  • Bitcoin

    28,719.87
    +763.76 (+2.73%)
     
  • CMC Crypto 200

    624.73
    +8.79 (+1.43%)
     

中小企營商指數仍弱 料成本添壓

劉健恆(右)預期,市場氣氛及營商環境年內會有改善。左為黎少斌。
劉健恆(右)預期,市場氣氛及營商環境年內會有改善。左為黎少斌。

反映香港中小企營業狀況的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於2023年首季按季回升2.5,至46.7,但仍低於50中性水平。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大部分分項正在改善,情況令人鼓舞,顯示本港疫情後復甦具可持續性,惟數字仍未完全反映,料要待內地疫情過了峰值,才有較明顯反彈,預期下半年至年底或重上50以上。

其中,長期商業信心指標企業「招聘意向」及「投資意向」均高於50,分別達51.7及50.1。他指,隨着本地及環球加快復甦,料營商環境年內會改善,特別是目前表現較弱的製造業、進出口貿易和批發業,及地產業會有更好復甦。

調查在去年12月訪問800多間本港中小企。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說,調查進行之際,政府適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入境防疫安排,市場因而出現預期之內的正面反應,加上與內地開始通關,相信香港及內地人員往來會逐步增加,有助帶動本港經濟復甦。調查亦顯示,不少中小企預計會增加本季投資額,反映商界正逐步重拾投資信心,為與內地全面通關作準備。

三成公司或今季加價

綜合營商行業指數方面,11個行業中,除了「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分別微跌1.7及0.3外,其餘9個行業均錄升幅,以「金融及保險業」及「建造業」升8.3及5.5較顯著;「金融及保險業」、「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及「住宿及膳食服務」表現超過50中性水平。

成本方面,預期本季「員工薪金」上升的企業,按季增加7個百分點至29%,大部分預期加幅3至5%;有68%中小企預期「原材料成本」上升,按季持平。在成本增加的壓力下,31%預計本季會調高「貨品或服務價格」,較上季增加8個百分點。劉氏解釋,近期失業率偏低,加上不少行業復常增加勞動力需要,故對結果不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