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隨著中日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前景分化,日本超長期國債殖利率11月收官時勢將高於同期限中國國債。
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本周升至2010年以來最高水平, 同期限中國國債殖利率則跌至兩個月低點。目前,日本國債殖利率相對於中國國債殖利率的溢價水平達到近20年來最大。
中日國債殖利率的交匯恰恰反映出兩國相反的經濟軌跡。日本國債殖利率上行的背後是,交易員開始考慮未來幾年日本通膨加速,以及對國債供應增加的擔憂。而中國經濟眼下正面臨通縮威脅,以及美國可能實施的更多關稅措施。
這樣的狀況加劇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日本化」的擔憂,擔心中國可能像1990年代時的日本一樣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誓言要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這也在打擊信心,尤其是在中國的刺激措施尚未能重振成長之際。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Michelle Lam表示,川普的關稅風險可能有利於更多資本流入日本而非中國;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通縮風險的有力措施可能會支撐中國的資產。
中國30年期國債殖利率本月下跌12個基點至2.21%,10年期殖利率跌向2%的關鍵水平。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在2.28%附近。
不過,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與日本1990年代的情況相比,至少還是有一些關鍵不同之處。比如,中國政府沒有採取日本應對危機時使用的大規模購債等非常規刺激措施。在債券市場,中國的較短期殖利率遠高於日債短期殖利率。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表示,利差可能會進一步擴大,中國利率還有較大的下行空間,而日本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上升,料將會支撐日本國債殖利率。她還表示,預計未來幾個季度中國央行會更快、更深度降息,以應對川普重回白宮給經濟成長和通膨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
原文標題Japanese Super-Long Yields Surpass China’s as Divergence Grows
--聯合報導 Masaki Kondo.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