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二永债发行创历史同期最高 低息环境及TLAC要求下加速补血
【彭博】-- 中国商业银行正抓住低利率窗口加速利用债市融资增厚资本安全垫。相关债务资本工具今年以来创纪录的发行规模,既降低了银行补充资本的融资成本,又将助力国有大行在明年初满足预计万亿元级别的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缺口。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中资银行在前七个月发行了逾1万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创下同期最高纪录。其中,国有大行发行量占六成,中国农业银行以2300亿元供给规模居首位;全国性股份行占近三成,剩余来自城农商行。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今年降至历史低位,这意味着银行更难依靠自身盈利满足资本补充需求。今年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债市则受益于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渴求,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创出新低。这使得银行更有动力寻求债市资金用于补充资本。
“银行内生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相对较弱,对外部资本补充工具的需求就更强些,”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表示。她并称,银行在今年面临二永债赎回潮,相对低位的利率环境有利于发行人以低成本进行债券再融资。
按照中国监管部门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自2025年初起不得低于16%。基于巴塞尔协议对G-SIBs的附加资本要求,这意味着G-SIBs的缓冲资本与TLAC规模需要在2025年初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19.5%至20%。
据惠誉四月发布的研报,预计2025年1月前,中国G-SIBs将需要约1.6万亿元人民币的附加资本和TLAC合格高级债务以满足要求。
中国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均进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其中交通银行于2023年11月进入G-SIBs之列,按规定可于认定之日起三年内满足TLAC要求。
中债估值数据显示,中资商业银行5年期AAA-评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今年大幅走低约90个基点至2.1%附近,为2007年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彭博汇总中债估值数据并显示,二级资本债相较同期限国债的信用利差也降至历史低位水平。
近年来中资银行肩负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地方债务化解、房地产纾困等多重任务,补充资本的动力和需求更为显著。在多种渠道中,发行二永债这一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在流程上更具优势,同时债市需求旺盛,发债成本大幅走低,二永债融资放量水到渠成。
信用风险咨询公司丝路海洋的联合创始人王晨预测今年年内二永债发行继续放量,全年供给有望突破历史新高。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中资银行二永债发行的年度最高规模为2020年的1.26万亿元。
中信证券信用债首席分析师李晗亦表示,未来几年二永债供给有望“芝麻开花节节高”。从投资端来看,他指出中资银行的二永债兼具流动性好和收益率较高的优势,成为资产欠配背景下投资者青睐的资产。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