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逆回購30億人民幣 淨回籠1070億
<匯港通訊> 人民銀行公開市場繼續開展3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連續兩日維持同一規模,中標利率維持2.1厘。
今日有11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單日淨回籠1070億元人民幣。 (WL)
【彭博】-- 全球知名資產管理機構路博邁稱,當前沒有加倉中資地產債計畫,因為並沒有實質性的紓困政策有效落地,並且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救助時間。「相比於往年,我們當前的地產債的配置是非常低的,」路博邁基金(中國)管理有限公司(籌)副總經理汝平上周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並稱「未來在看到很明顯的銷售企穩或者很具體的救助政策出來之後,才會考慮加倉。」汝平有20多年境內外投資經驗。他指出,當前主要回避一些成交價格很高的、此前市場認為資質較好的民營房企債,這類房企年內債券償付的壓力還不大,但是明年有很多的債券面臨到期。「現在的一些紓困政策是救不了地產的,紓困都停留在口號層面,沒有實質性的有效的落地,金額也不大。」為應對需求乏力,中國央行周一意外下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和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基點,但並未改變汝平對地產債的看法。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7月金融和經濟數據均遜於預期,房價則已連續11個月下跌,中資地產股債仍跌跌不休,多地的邊際放鬆政策並未能力輓地產業於狂瀾。此外二季度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創下紀錄最慢增速,疊加多地出現的「房貸斷供」潮,以及一些中資房企的供應商因被拖欠賬款而拒還銀行貸款,投資
華爾街股市連升三日,三大指數先跌後升,標普500指數曾突破4,300點,收市升0.4%,已扳回上半年以來熊市跌幅的一半;道瓊斯指數迫近34,000點水平,並在200天移動平均線以上收市,兩者同樣再見近4個月高位。美元轉強,美匯指數見106以上,紐約期金跌至1,800美元一盎司以下,紐約期油一度跌近6%見半年低位,收市回順。
原油期貨價格跌約3%。內地主要經濟數據差過預期,再次引發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並有機會令燃料需求減少。另外,市場亦關注伊朗對歐盟的核協議文本的回應,若最終接受有關提議,伊朗或重新向市場供應原油。 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報每桶95.1美元,跌3.1%。 紐約期油失守每桶90美元水平,收報每桶89.41 美元,跌幅2.9%。
美股上升,道指連升第4個交易日。美國國債收益率回落,推動大型增長股向好,不過市場繼續關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並等待美國7月零售銷售數據。 道瓊斯指數低開後最多跌近180點,其後反覆向好,曾倒升逾190點,收報33912點,升151點,升幅0.45%。 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3128點,升80點,升幅0.62%。 標準普爾500指數一度升穿4300點,最終收報4297點,升16點,升幅0.4%。 個別股份方面,Tesla升逾3%,微軟及蘋果分別升約0.5%及0.6%。 油價下跌,石油股受壓,埃克森美孚及雪佛龍都跌近2%。
內地經濟未見起色,加上有大行再警告早前美股上升只是熊市反彈,且已過度回升,道指周一早段跌178點,至33,582點;標指跌23點,至4,256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跌53點,至12,993點。
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任何需求變化都對國際能源價格舉足輕重。在內地公布疲弱的經濟數據,尤其預示全球消費者信心的工廠訂單積弱後,紐約期油和布蘭特期油周一均勁挫逾5%,反映市場進一步擔心環球經濟轉差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在此刻,內地電子及半導體供應重鎮四川,有城市因熱浪來襲而停工停產6日,勢加劇經濟活動放緩壓力,進一步打壓能源需求。
內地7月工業增加值數據又遜預期!儘管工業生產繼續恢復,不過,國統局坦承市場需求恢復滯後,明顯制約工業生產,也導致企業產成品庫存增加,資金周轉緊張,不利供需循環良性運轉。上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僅增3.8%,比6月升幅回落0.1個百分點,按月僅上升0.38%。分析指出,內地工廠海外訂單大減,恐成全球經濟的不祥之兆!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審計監管問題膠着之際,5家國企上周五宣布準備申請由美國除牌,惟官媒指中方無意主動在金融「脫鈎」,當局正着力建立「雙循環」發展格局,積極融入全球市場。有分析預期,國有航空公司將是下一批在美退市的中企,而緊接其後的可能是互聯網巨頭。
內地7月多項經濟數據表現差過預期。繼上周五公布的社會融資和信貸數據「縮水」之後,昨日公布的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皆令人大失所望。隨即傳來中國人民銀行出乎市場預期,將7天逆回購利率及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各下調0.1厘,為年內第二次減息,亦標誌着與美國一年4度加息的息差愈走愈遠,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正進一步脫鈎!
樓市氣氛回落,二手業主愈賣愈急,市場驚現6大恐慌現象,包括藍籌屋苑蝕讓、移民盤損手急沽、業主深夜劈價走貨、買家撻訂等。其中,九龍指標屋苑紅磡黃埔花園有兩房單位日前以632萬元售出,原業主持貨約5年帳面蝕24萬元。
本港第3隻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匯德收購(07841)昨日掛牌,僅錄得114萬元成交。主席陳德霖表示,SPAC沒有散戶參與,專業投資者在未知公司具體收購目標時,主要看重SPAC的潛力增長,故二手市場買賣意欲不高。
疫情前的內地熱門關鍵詞「內循環」,意指構建以內地消費需求為主體的經濟格局,但7月由投資、工業以至消費數據均差強人意。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錄3.5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7%,增速較6月回落0.4個百分點;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僅升1.9%。分析料,民眾消費傾向低及收入增速放緩兩大因素還需關注。
內地對經濟恢復勢頭邊際放緩直認不諱,尤其是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的服務業,在7月復甦步伐放緩,原因之一是房地產下行拉低服務業生產指數。雖然國統局認為整體房地產市場處築底階段,但房企資金流危機如今已廣泛蔓延,外媒引述深圳有房企管理層稱,除了國企外,所有房企都處求生狀態,正等待復甦,並試圖加快銷售、降成本減買地。
從事手機鏡頭等業務的舜宇光學科技(02382)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倒退14.42%至169.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盈利亦按年減少49.48%至13.57億元,不派中期息。
樓市欠佳,經濟前景未明,市場相繼有投資者部署減持旗下大型商用物業,包括由資深投資者放售的香港仔冰廠全幢物業,市值約12.5億元。
新盤收票凌厲,新鴻基地產(00016)的屯門兆康NOVO LAND第1B期,過去4日速收逾1.2萬張入票,已超額認購逾65倍。項目明日發售188伙,包括8伙招標出售,有機會明晚加推新一批單位。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指,項目收票反應非常理想,會視乎明日首輪銷情考慮進一步部署。該盤首輪銷售於昨晚截票,最終收票量有待核實。
上周環球股票基金雖再錄得淨流入,但是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均出現資金淨流出,唯獨是美股成為資金的唯一選擇。標普500指數連升4星期,為去年10月以來最長升浪。
歐洲3大指數上升。內地的數據反映經濟有放緩跡象,令投資者轉向醫療保健和消費必需品等防禦性行業。 英國富時100指數收報7509點,升8點,升幅0.11%。 德國DAX指數收報13816點,升20點,升幅0.15%。 法國CAC指數收報6569點,升16點,升幅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