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Vix指數

    15.97
    +0.28 (+1.78%)
     
  • 富時100

    8,040.38
    -4.43 (-0.06%)
     
  • 紐約期油

    82.79
    -0.57 (-0.68%)
     
  • 金價

    2,327.00
    -15.10 (-0.64%)
     
  • 美元

    7.8316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47
    +0.0005 (+0.05%)
     
  • 日圓

    0.0502
    -0.0002 (-0.40%)
     
  • 歐元

    8.3789
    -0.0040 (-0.05%)
     
  • Bitcoin

    64,076.33
    -2,149.17 (-3.25%)
     
  • CMC Crypto 200

    1,384.64
    -39.46 (-2.77%)
     

保險保單回本期固定不變嗎?|劉啟明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下,各國實施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令利息長期處於低水平,甚至出現負利率。為了爭取較高回報,同時不想承擔太多投資風險,很多讀者會選擇用分紅保單作財富增值用途,這個理財界的新寵,回本期到底是長是短?回報有否保證呢?

撰文:劉啟明| 圖片:Unsplash

從理財角度,要衡量產品的價值,除了考慮回報及風險外,回本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保險學詞彙並不存在所謂「回本期」,反而跟退保費用及退保價值有莫大關係。

很多派息分紅的產品都是以保單合約作為藍圖,簡單而言,退保費用是「毀約費」的一種概念,於保單初期退保,費用愈高;相反,在合約期滿時退保,費用為零。當保單內的退保價值,足夠支付退保費用而且超出所繳付的保費成本,我們便可得出結論,這份保單已成功「回本」。

要深入探討保單的回本期,背後因素其實多不勝數,包括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派息率、分紅機制、保險費用、理賠經驗、退保費用等。

通常保單所產生的收費較為穩定,不會忽高忽低,但保單所產生的分紅回報,卻有很大的波動性。因為當保險公司收取客戶所繳納的保費後,會作出相應風險性投資,包括了股票、債券、物業、私募基金、商品等。

由於所產生的是非保證回報,所以也難以給予保單持有人,保證的分紅派息政策。然而,這種分紅保單卻有獨特優勢,保單持有人毋須負擔任何投資風險,並全數轉移予保險公司,即使保險公司某年投資失利,分紅派息率頂多為零,而不會出現負數情況。

廣告

若預期市況不穩或波動性將會擴大,這種投資方式便較為合適,通常會吸引「懶人投資」、對投資市場不感興趣、甚或不想承擔高風險的投資者使用。

綜觀以上的可變因素,分紅保單的回本期是難以固定不變的。當然讀者也可透過直接比較「保證現金價值」來決定回本期的長短,但純粹用倚靠這方法,通常會長達20年或以上。

保險保單回本期固定不變嗎?|劉啟明
保險保單回本期固定不變嗎?|劉啟明

總退保價值可加可減

近來接獲不少讀者查詢,大部分有提出保單建議書內顯示的總退保價值,於第八年已超過所繳付的總保費,是否代表已「回本」?筆者認為其實不然。因為建議書內的數字只是「預期性質」,將來有機會可加可減。

為了令保單持有人有更清晰的回報路線圖,保險條例在近年來作出相應修改,規定建議書內必須顯示退保價值的「悲觀及樂觀情景」。悲觀的話回本期較長;相反,樂觀的話回本期較短。

客戶在投保前也可以先參考保險公司於官方網頁所披露的「過往分紅實現率」,如實現率達到甚至超過100%,代表以往的建議書數字已達到預期要求,即「含金量高,吹水成分較少」,從而幫助讀者判斷性價比高的理財產品。

坊間不少儲蓄保單都是採用以上分紅機制,例如終身分紅壽險、財富傳承富三代計劃、萬用壽險等。合約形式雖有不同,但背後的分紅概念卻是類似,投保前如有疑問應先徵詢第三方或獨立理財意見,做個精明消費者。

延伸閱讀:

小米股價無力?大勢已去?解決3個問題 小米即變「巨米」|悟知

騰訊遊戲全分析|「遊戲一哥」不做遊戲了?手遊市場漸見頂 現重點放在生產「遊戲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