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07
    +0.0017 (+0.02%)
     
  • 人民幣

    0.9318
    -0.0002 (-0.02%)
     
  • 道指

    33,507.50
    -158.84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5 (+0.14%)
     
  • 日圓

    0.0522
    -0.0000 (-0.04%)
     
  • 歐元

    8.2753
    +0.0039 (+0.05%)
     
  • 英鎊

    9.5510
    -0.0030 (-0.03%)
     
  • 紐約期油

    90.77
    -0.94 (-1.02%)
     
  • 金價

    1,864.60
    -14.00 (-0.75%)
     
  • Bitcoin

    27,068.40
    +165.63 (+0.62%)
     
  • CMC Crypto 200

    579.66
    +0.90 (+0.15%)
     

全球負殖利率債券規模反彈至近2萬億美元 日本央行政策左右市場

【彭博】-- 投資者終究無法擺脫負殖利率債券的陰影,因為日本央行久久不願取消量化寬鬆政策,導致一些本地債券殖利率回到零以下。

在1月份的短暫時刻,全球任何地方都一度沒有出現負殖利率債券。此前,時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12月做出了將基準殖利率上限提高一倍的驚人決定,引發了市場對日本決策者將很快取消全球最寬鬆貨幣政策的猜測。

然而,黑田東彥採取了一系列購債行動,以抑制殖利率。接著,植田和男在4月份接棒黑田東彥,擔任日本央行新任行長,他隨即明確表示,任何恢復政策正常化的道路都將是漫長的。

美國3月爆發的銀行業動盪也促使交易員押注聯儲會及其他央行將在近期轉向降息。

根據一項彭博指數,截至周五全球負殖利率債券存量反彈至1.93萬億美元,完全由短期日本國債構成。與2020年末超過18萬億美元的峰值相比,負殖利率債券規模仍然是大幅下降的,當時全球央行將利率維持在零或零以下的水平並買入債券以抑制殖利率。

「日本央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改變負利率政策,同時甚至維持殖利率曲線控制,這就意味著負殖利率債券不會消失,」Mitsubishi UFJ Kokusai Asset Management Co.首席基金經理Kiyoshi Ishigane稱。

雖然受到密切關注的日本通膨指標在4月創下1981年以來最快增速,但植田和男依然表示近期無需加入全球抗擊通膨的大潮之中,稱較高的生活成本依然是受到成本推動因素的主導。

推薦閱讀: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即使價格大幅上漲 也不宜過早改變寬鬆政策

負殖利率債券至少將在未來一年持續存在,因為日本央行可能會推遲上調短期利率,三菱日聯銀行駐東京首席日本策略師、前日本央行官員Takahiro Sekido稱。

「今年可能取消殖利率曲線控制,將給日本利率市場帶來壓力,而結束負利率政策將引發大幅波動,」他說。「要想讓負殖利率債券變成正值,僅僅將短期殖利率調高到零是不夠的。」

原文標題Negative-Yielding Debt Bounces Back to Almost $2 Trillion on BOJ

--聯合報導 Masaki Kondo.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