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警》中國金屬利用(01636)料中期虧損擴大
<匯港通訊> 中國金屬利用(01636)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股東應佔虧損約5億元人民幣,將較去年同期虧損約7200萬元人民幣大幅上升。
有關虧損大幅上升乃主要由於與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個月相比,於有關期間之綜合利用資源政策項下之增值稅退稅減少、呆賬撥備大幅增加及在 COVID -19 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下該公司之銷售交易量減少。 (WH)
<匯港通訊> 中國金屬利用(01636)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股東應佔虧損約5億元人民幣,將較去年同期虧損約7200萬元人民幣大幅上升。
有關虧損大幅上升乃主要由於與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個月相比,於有關期間之綜合利用資源政策項下之增值稅退稅減少、呆賬撥備大幅增加及在 COVID -19 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下該公司之銷售交易量減少。 (WH)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於周二同三,就矽谷銀行同Signature銀行倒閉舉行首場聽證會,聯儲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同財政部官員都會出席作證。 聯儲局表示正研究對大型地區銀行提出更高的資本及流動性要求,以管理流動性風險。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美國有需要收緊銀行業監管,但要漸進推行,照顧中小型銀行,認為若資本充足率突然之間加強,可能對中小型銀行造成壓力。 李兆波提到,一旦美國收緊監管,銀行業生意,特別是貸款業務可能會受影響,相關成本亦可能增加,相信聯儲局將來或有其他過渡性安排,包括指導大型銀行提供支持,以便中小型銀行逐步增加資本。
華潤萬象生活公布,去年盈利約22.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8%。扣除投資物業重估收益等影響,核心盈利22.3億元,按年升近31%。派末期息每股0.312元,折合約0.357港元,按年升13%。計及中期息後,全年派息比率升8個百分點至45%。 去年收入120.2億元人民幣,按年升逾35%。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升約47%至78億元,商業運營及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升18%至42億元。總體毛利率30.1%,按年跌1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底,購物中心營運及物業管理服務業務覆蓋67個城市,在營項目86個。去年購物中心零售額升逾6%至1264億元。 公司指,內地陸續推出經濟提振政策,國內投資和消費市場逐漸復蘇,認為商業物業管理會受惠消費升級,奢侈品消費市場擴大,未來前景樂觀。至於物業管理龍頭企業則會繼續通過併購整合,持續提升行業集中度,預期政策層面維持積極,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另外,華潤萬象生活指,經雙方進一步磋商及討論後,決定終止收購諸暨祥生全部股權及對方出售的浙江祥生2%股權,強調將不會對現有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太興集團公布,去年業績盈轉虧,蝕4315.3萬元,前年則賺9971.6萬元。派末期息每股2.5港仙,按年減少逾49%。 期內,收入26.8億元,按年跌16%。當中,港澳台收入跌11%至21.9億元;內地收入跌32%至4.8億元。總體毛利率72.6%,按年升0.3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底,旗下有209間餐廳,按年減少10間,單計香港已經有158間。 公司指,香港已撤銷大部分入境限制,加上內地防疫政策鬆綁,旅遊業已逐步回復正常,未來將增加在香港機場的分店,並正物色各遊客區的舖位,或會新增分店,亦會將重心聚焦大灣區。
民生銀行去年利息淨收入1074.63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14.6%。淨息差1.6厘,下降31個基點。 副行長李彬表示,今年銀行業經營環境面對較大挑戰,息差將面臨較大壓力,因為各家商業銀行都會加大對優質資產的競爭,而存款結構變化亦對商業銀行的負債管理要求更高。 她表示,該行的淨息差管理,包括在負債端繼續控制成本,資產端則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她指,去年淨息差處於較低水平,目標今年維持相對穩定。 早前民行發公告指,股東泛海集團持有的近18億股民行A股無限售流通股,被司法凍結、司法標記及輪候凍結。 另一名副行長袁桂軍表示,民行與泛海的訴訟將於4月底開庭審理。他又指,該行7大股東關連方授信1088億元,貸款餘額近627億元,該行已按監管要求、法規及信貸管理對關連交易實施有效管控,泛海以外的其餘6大股東貸款有足夠抵押質押,資產質量正常,風險可控。他又指,該行設立關連交易委員會,有獨立董事列席,就重大關連交易事宜發表獨立意見,以加強管控。
富達國際表示,自從史上最急促的加息進程引發歐美銀行危機後,已發展市場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今年年內金融環境每進一步縮緊,已發展市場「硬著陸」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富達國際亞太區股票主管 Marty Dropkin 指出:「美國聯儲局面對高企不下的通脹及熾熱的就業市場持續堅守其偏鷹立場。維持偏高利率的時間越長,金融體系面對的壓力越大,其中銀行業已現裂縫。近日的銀行倒閉帶來一些壓力,但並不表示歐美銀行體系存在系統性風險,因近日的抛售主要源於市場負面情緒,而非受基本面影響。與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銀行的資本狀況、信貸質量和流動性均較穩健,而利率仍然支持銀行的整體盈利能力,監管機構可利用不同工具來恢復投資者信心。即使如此,未來幾週內仍可能看到進一步的波動。市場普遍認為,假如聯儲局不放鬆貨幣政策,市場壓力日增,將引致經濟於12個月內出現周期性衰退,屆時失業率將上升1-3%。我們預期如果聯儲局於2023年全年保持緊縮政策,將會出現更嚴重的經濟衰退。在利率長期偏高的環境中,具結構性利好因素、防守性,並兼具吸引估值的行業及地區,有機會在風險與回報之間取得較佳平衡。長線而言,可持續發展、中產人口增
深圳國際去年盈利12.5億港元,按年跌近65%。期內,收入155.3億元,按年跌約16%。 派末期息每股0.257元,按年升1倍。全年派息亦是0.257元,但按年跌69%,由於去年沒有派特別股息。 集團說,收入和盈利下跌,主要因為聯營公司深圳航空及附屬公司深圳高速公路財務表現大幅轉差,而人民幣貶值導致匯兌虧損11.6億元。集團確認在損益的應佔深圳航空虧損為帳面剩餘價值,即約26.7億元,虧損按年擴大近34%。 去年物流業務整體收入跌17%至19.6億元,因為調整物流服務業務的業務結構,退出毛利率較低或風險較高的業務。這項業務盈利急升1.8倍至14.3億元,因為將合肥肥東項目及杭州項目(二期)置入私募股權基金,錄得稅後收益6.57億元。 去年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收入按年升2%至27.6億元,盈利跌5%至約1億元。收費公路的路費收入及盈利,分別按年跌20%至57.2億元,及下跌29%至19.3億元。
《大行報告》麥格理上調騰訊(00700)目標價至496港元 維持「跑贏大市」評級高盛下調海倫司(09869)目標價至16港元 維持「中性」評級高盛下調中國神華(01088)H股目標價至29港元 維持「買入」評級高盛下調復星旅文(01992)目標價至14.3港元 維持「買入」評級交銀國際料中國太保(02601)今年壽險轉型成效更顯著 業績好過預期交銀國際上調華潤啤酒(00291)目標價至76元 重申「買入」
中遠海運國際(00517)去年多賺20%至3.47億港元升20%,派息11.5仙,連同中期息11仙,全年派息22.5仙,按年增加18.42%。該集團期內收入下跌13%至39.62539億港元,主要由於塗料、船舶貿易代理及一般貿易的分部收入下跌。毛利率維持於17%,同比持平。經營溢利下跌27%至2.02831億港元。核心業務航運服務業的所得稅前溢利上升25%至3.67018億港元。於去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總資產減少5%至92.34493億港元。總負債減少17%至11.12913億港元。負債比率(即借貸總額佔總資產比例)為零。踏入2023年,中遠海運表示,全球經濟將面對多重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高企、地緣衝突持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系統性信貸風險浮現等重大風險,都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環境造成衝擊,2023年全球經濟運行將處於不穩定和波動時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基會/IMF)於2023年1月發佈 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期,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2.9%,較2022年減少0.5個百分點。不過,隨著中國因時因勢動態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令中國快速走出疫情陰霾,宏觀政策更加突
保利置業去年盈利8.2億元人民幣,按年跌約60%。剔除投資物業和金融資產公平值變動及匯兌損益後,核心盈利跌17%至近15.2億元。末期息4.8港仙。 盈利減少,因為內地房地產市場銷售疲弱,導致部分結轉項目的毛利率顯著下滑,加上行業前景仍不明朗,物業存貨減值撥備有所增加。 去年收入約411.3億元,按年升36%。期內,合約銷售502億元,按年跌11%;全年實現交付1.5萬個單位。 集團認為,未來2年房地產企業必須以現金流為經營核心,加強行業、政策、市場研究和預判能力,嚴肅投資紀律和財務紀律,以及加大去庫存力度、調整土儲和產品結構,逐步改善資本和資產質量。
民生銀行截至去年底,不良貸款總額、不良貸款率、逾期貸款總額以及逾期貸款率都下降。不過,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總額按年升62%至155.45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升1.62個百分點至4.28%。 副行長石杰表示,不良率上升,符合房地產行業周期性調整的狀況,相信隨著內地持續推出政策支持房地產業,今年首季成交有所回暖,房企融資經營得以逐步改善,認為該行房地產業務整體風險可控。 他重申,民行承擔信用風險的房地產業務以項目融資為主,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且以項目土地、在建工程抵押,追加項目公司股權質押和集團擔保。此外,該行去年已落實金融16條的相關要求,強化貸後管理,亦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樓」工作等。 另一名副行長袁桂軍表示,過去3年累積清收處置不良和存在風險隱患的資產逾3000億元,存量風險基本已完成化解,增量風險防控有效,預料今年不良資產處置規模按年將有較大跌幅。該行將積極推進風險內控管理體系建設,相信整體資產質量相關指標將繼續穩固向好趨勢。
英國的公民營企業服務工會(PCS)表示,13.3萬名公務員將於4月28日參與另一場全面罷工,繼續向政府爭取薪金、養老金、裁員條件和工作方面的保障,其中護照辦公室的僱員將持續罷工到5月初。工會指,正在升級行動,強調成員不會退縮,重申政府官員必須攤開來討論錢的問題,以解決爭端。本月早些時候,英國幾個政府部門的數千名公務員,與包括鐵路員工、醫生和教師在內的勞工,共同發起一系列罷工行動,要求提高工資以應對生活成本上漲。 (ST)#英國罷工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公司計劃下半年在香港舉行國際諮詢委員會會議。這將是該委員會成立14年以來,首次在中國大陸以外地方舉行會議。中投公司旗下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前高盛總裁John Thornton等。報道引述另一位人士指,中投公司亦計劃在香港舉辦全球投資論壇。 (ST)#中投公司 #全球投資論壇 #國際諮詢委員會會議
日本《共同社》引述外交消息指,日韓擬最快於4月,重啟外交和防衛部門高層官員參與的「日韓安全保障對話」,並已就此展開協調。這將是2018年3月後,相隔約5年日韓再次舉行安保對話。雙方將討論合作應對北韓的核與導彈開發,預計亦會討論到中國的軍事動向。南韓方面,在總統尹錫悅計劃4月26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之前,希望能實現與日本的安保對話,以便向美國展示已修復韓日關係。出席安保對話的日本官員,包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船越健裕,以及防衛省的官員;南韓官員料包括外交部亞洲太平洋局長徐旻廷等人。 日韓安保對話於1998年6月首次在南韓首爾舉行,至今已舉行11次,但在兩國因強徵勞工等問題導致關係惡化後中斷。報道指,日韓間亦在協調副外長「戰略對話」,以及經濟安保相關新磋商的舉行日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亦已邀請尹錫悅,出席5月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G7)首腦擴大會議。#日韓安全保障對話 #日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