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4,016.85
    +508.17 (+0.80%)
     
  • CMC Crypto 200

    1,382.48
    +69.86 (+5.32%)
     

勤力不代表賺錢 經常蝕錢需要做一件事

過往我曾在銀行工作10年,職位上與大量股票散戶接觸,經過一段時期研究後,我發現有部分散戶是勤力的一群,但再看他們戶口的長期賺蝕情況,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原來在投資世界裡,勤力與回報是不對等的,盲目的勤力不代表能產生回報。

無用的勤力

我舉一些例子,其中一個客戶有數十隻股票,不止經常關心現時的股價,更每天都會抄下當天的股價高低。他勤力嗎?勤力,但賺錢嗎?完全不賺錢!

他這樣的做法已有多年,就算戶口內的股票組合改變,他也會對新股票作記錄,在開市時段不斷問股價,收市後記錄,之後作出分析。他多年都是不變去這樣做,但多年來都是輸多贏少!

另外,常有一群客戶,經常問買入沽出盤的情況,但銀行只會報首價位的買賣盤情況,而這些盤的變化很大,因此十分片面,絕對不能以此去代表市場。例如股票A現時買入對沽出是10萬/100萬,但過了10秒後,可以變成500萬/3萬,從數學上我們知道,這類數據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

從投資上我們知道,這一秒的情況不能反映市場,而且市場變化大,憑此去推斷市場以作出分析,根本是錯誤,因此在這地方再勤力,不止無法為自己帶來回報,更不斷浪費時間。

再舉一個客戶例子,有一個客戶炒外匯孖展的,他經常關心各國的經濟數據,就算是一些沒有人注意的數據,以及一些消息,他也會關心的,而他這種關心數據及消息的策略,為此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由於他投資的是外匯孖展,投資以短線為主,上落大,賺蝕快。

那麼他的投資成績如何?大約是10次有8次是虧損,那是短期的事嗎?不是,他多年來也是輸多贏少的。他勤力嗎?十分勤力,但有意義嗎?一點意義也沒有!

小心習慣地盲目

可能大家會奇怪他為何輸多贏少還繼續在這裡投資,其實這與其他散戶、賭仔都是一樣,就算多年虧損,但盲目的習慣令他不斷進行相同的事,同時將少數賺錢的經驗放大,吸引自己再進行這種投資,認為自己的投資模式,是通往賺錢的唯一方法。

廣告

其實,重點是他不去檢視自己的方法有否問題,只是盲目地努力,以為這樣就有回報,不去其他地方增加投資知識,不去觀察一下真正賺錢投資者所用的方法,盲目地用自己識的方法,而不是賺錢的方法。

他們這些客戶,銀行、證券行當然不會提醒他們,因為他們不斷買賣,為銀行提供持續的佣金收入,銀行當然歡迎他,希望他們一直盲目去做。

投資絕非盲目勤力,大家要知道,將一件錯的事做得再好,結果都只會是錯誤,就算為此而再付出努力,都是沒有意思的。

因此,投資者要檢視自己的投資方法,自己運用的方法是否真的能賺錢?

投資「專家」運用的方法是否正確?多人用的方法就代表正確嗎?當你不斷為投資努力,但卻發現這方法不能賺錢時,可能是大方向錯誤,為此再努力,再行下去都是沒有意思的。

更多分析:

不應錯過的第二隻星巴克倍翻股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具倍翻潛力現代發卡及支付平台股

有力倍升的消費信貸新星

出現買入機會的全方位金融科技股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