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兩區收地料賠360億 財赤恐惡化 超今年地價收入4.3倍 學者籲放慢大型發展步伐
政府力推大型基建,單計北部都會區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和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下稱洪水橋新發展區),政府今年就該兩區提出的收地安排,市場估計相關收地補償金額超過360億元,遠高於今年賣地收入僅約67.94億元,牽涉的土地面積約286.19公頃(相當於約15個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有學者指出,政府持續龐大的投資做法「幾危險」,倡放慢大型發展步伐。
新界東北及洪水橋共涉280公頃
為增加房屋土地供應,並提供新土地作創科等用途,政府積極收地進行大型發展計劃,綜合政府公布的資料,地政總署今年公布的收地計劃,涉及總地盤面積超過500公頃,已經是之前10年(即2014年至2023年)收地面積總和166.36公頃的三倍。
今年收地面積大增,主要是由於北部都會區兩大率先起動的新發展區,已經進入收地階段,包括新界東北和洪水橋新發展區,其中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餘下階段,地政總署於今年1月和7月宣布收回兩批共涉及約1714幅私人土地,面積約110.19公頃;地政總署今年5月亦就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第二期發展,公布收回約176公頃土地,涉及2548幅私人土地,意味單計該兩區今年進行的收地面積已達286.19公頃,佔全港收地規模約57.2%。
收地面積大增,亦令到政府用於補償的金額躍升至天文數字。市場人士估計,前述逾500公頃的收地面積,牽涉的收地補償金額動輒超過640億元,單計新界東北和洪水橋兩個發展區,所涉及的收地補償金額佔逾360億元或約56.3%,其中新界東北餘下階段估計佔逾150億元,洪水橋新發展區則涉及超過210億元。
政府落實的收地計劃,牽涉數以百億元的收地開支,在經濟好景時自然沒有問題,但現時經濟只是緩慢復甦,不少主要收入來源都未復當年勇,以地價收入為例,今年暫時透過賣地和補地價等的收入,估計只有約67.94億元。以此粗略比較,若只計算政府今年就新界東北和洪水橋兩個發展區進行收地的開支,已經遠較地價收入高約4.3倍,市場對政府的財政狀況會感到憂慮。
測量師倡擴稅源 土地分優次
就政府在經濟前景仍未明朗時大力投資新發展區,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政府雖然透過不同方面為大型發展融資,例如把銀色債券撥入「基建債券計劃」下發行,惟對政府而言仍是一種負擔,加上現時本港環境和疫情前有結構性轉變,零售和飲食行業未完全復甦,商用物業估值也大跌等,此時政府不斷投入大量資金,做法「幾危險」。李兆波直言,若持續推動大型發展,政府在收入方面又沒有根本性改變,隨時會令債務比率持續向上,甚至需要「債冚債」,建議放慢大型項目步伐,待經濟表現好轉再加大力度發展。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擔心,政府力推昂貴的大型基建,收入減少將推升財政赤字,憂政府未有汲取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至2003年沙士的教訓,最終要削減社會福利等方面的開支。
陳超國建議,政府不應減慢土地供應,要確保供應穩定,但應該研究開源方法,例如消費稅、物業稅和空置稅等。
事實上,政府發展新發展區時,也有積極尋求私人市場參與,例如容許私人發展商把手上落入指定範圍內的土地,申請原址換地自行發展,惟反應未算踴躍。以新界東北為例,至今僅3幅土地成功換地,更有7宗換地申請因為未能就補地價達成共識,最終由政府收地。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收地補償對上市公司的損益表有利,發展商對政府收地的取態,由以往未必願意,變成現時傾向歡迎。政府太急進收地,若未來發展商不願意投地或只以低價競投,現在的做法顯得不現實,認為應該先做必要性的收地,例如地標性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