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2,736.87
    +623.36 (+2.82%)
     
  • 國指

    8,156.50
    +242.34 (+3.06%)
     
  • 上證綜指

    3,336.50
    +248.97 (+8.06%)
     
  • 滬深300

    4,017.85
    +314.17 (+8.48%)
     
  • 美元

    7.7660
    +0.0014 (+0.02%)
     
  • 人民幣

    0.9031
    -0.0003 (-0.03%)
     
  • 道指

    42,352.75
    +341.16 (+0.81%)
     
  • 標普 500

    5,751.07
    +51.13 (+0.90%)
     
  • 納指

    18,137.85
    +219.38 (+1.22%)
     
  • 日圓

    0.0520
    -0.0006 (-1.22%)
     
  • 歐元

    8.5249
    -0.0402 (-0.47%)
     
  • 英鎊

    10.187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74.45
    +0.74 (+1.00%)
     
  • 金價

    2,673.20
    -6.00 (-0.22%)
     
  • Bitcoin

    62,132.53
    +1,419.38 (+2.34%)
     
  • XRP USD

    0.53
    +0.01 (+2.21%)
     

北都已知發展成本2248億 收地佔半

政府今年5月披露,北都已知或預算的項目,涉及成本逾2247.87億元。
政府今年5月披露,北都已知或預算的項目,涉及成本逾2247.87億元。

政府於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把多個新界新發展區整合為總佔地約3萬公頃的北部都會區(下稱北都),去年10月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銳意在2027年或之前啟動全部收地工作,預計發展期長達20年。政府今年5月披露,北都已知或預算的項目,涉及成本逾2247.87億元,當中逾半用於收地,佔約1218億元或約54.2%。

政府2021年提出北部都會區構思,計劃把元朗區和北區一帶發展成為提供逾90萬伙的都會區,容納約250萬人口,設有約65萬個工作職位。

當局去年10月公布行動綱領,把北都分為四大區域,包括「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規劃的主軸,擬今年內為所有新項目建議土地用途和發展方案,2027年或之前啟動主要項目的收地程序,目標在2032年或之前,新發展土地平整和新增單位落成各達目標四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年5月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曾透露,截至當時為止,已知或預算的項目總成本逾2247.87億元,其中上水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佔863.86億元最多,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涉約602.05億元,兩者合計共1465.91億元,包括前期規劃和設計、基建設施工程以至收地撥款等。至於北部都會區其中5區已經有收地相關的預算,總涉資約1218億元。

探討「片區開發」 減財政負擔

甯漢豪當時指出,為加快北都發展,會積極利用市場力量,例如去年就原址換地的申請機制作出修訂,促成已擁有發展用地內九成或以上私人土地的業權人作統一發展,亦會探討「片區開發」模式,把具商業發展價值和投資回報的地塊,以及帶來較長遠經濟和社會利益的公共設施用地等,由投得項目的企業綜合發展和建設,以減輕政府前期的財政負擔,使片區設計更為協調,借助市場力量加快提供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