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增64972宗新冠本土確診 再多41人不治
<匯港通訊> 台灣單日新增64972宗新冠本土確診病例,再多41名患者不治。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佔最多,有22483宗,台北有11613宗,桃園有9434宗。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的41宗本土死亡個案,包括18男23女,年齡介乎逾50至90多歲,全屬重度感染,其中40人有慢性病史,21人無接種疫苗。 (ST)
#肺炎
Queens' College院長兼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在接受Yahoo財經訪問時表示,他們對美國經濟的基本預測是滯脹,而現在正經歷這種狀況。他更批評,聯儲局錯誤的風險平衡最終會導致衰退。
本港5月出口由升轉跌,進口增速則減慢。政府統計處公布,上月出口按年轉跌1.4%,4月則升1.1%。期內,進口升1.3%,不過增速較4月的2.1%減慢。上月有形貿易逆差367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6%。 今年首5個月出口按年升1.9%,進口升2.4%;有形貿易逆差137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7%。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環球經濟面臨壓力加大,5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微跌。輸往內地的出口進一步下跌10.1%,輸往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增長亦放緩,但輸往大部分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仍穩健增長。 政府指,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將繼續影響香港出口表現。多間主要央行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以遏制通脹飆升,會進一步壓抑環球經濟增長。烏克蘭局勢發展和疫情的持續威脅,亦增添不確定性。
【彭博】-- 中國第四大開發商融創中國提醒,旗下一只已展期的境內債支付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凸顯該公司的兌付壓力由境外向在岸市場加速蔓延。融創中國境內發債主體融創房地產集團周五在公告中表示,應於6月30日支付「PR融創01」發行總額10%的本金及其對應利息,預計無法於6月30日前籌措到足額的分期償付資金,將根據實際情況儘快確定還款節奏的調整方案。根據發行人4月的公告,該展期方案獲得投資者通過,兌付期限為18個月。融創若無法按時償付或與持有人達成新的協議,將打破此前該房地產商儘力避免境內債券未能支付的局面,加劇人民幣債券的償付風險,也給近期表現相對穩定的境內債市場帶來壓力。融創的美元債於5月違約,與多數房企「保內棄外」的趨勢類似,融創以展期的方式應對境內債兌付壓力。但隨著地產銷量持續低迷、融資渠道限制尚無實質性鬆綁,房企出現展期方案無法兌付的情況。本月早些時候,世茂集團將其擔保的兩只資產抵押債券(ABS)原定的展期方案分別延長了7個月。彭博匯編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5:30,融創多只人民幣債券走弱,「16融創07」價格下跌15%至約33.6元人民幣,「21融創01」跌超6%至約30元
廣發証券(01776)宣布,公司近日收到中證監的批覆,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的註冊申請,本次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面值餘額不超過100億人民幣。公司可於24個月內分期發行短期公司債券。 (ST)
香港按證公司最新公佈,7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的定息按揭申請,10年期年利率將調整至3.2%、15年期年利率調整至3.35%、20年期年利率調整至3.5%,較6月份年利率各上調0.5厘,並創2020年2月有紀錄以來最大增幅。以500萬港元貸款額,年期為30年為例,若以最新7月份定按計劃的利率計算,10年期、15年期及20年期的每月供款分別為21623港元、22036港元及22452港元,較6月份的定按計劃,每月供款分別增加1343港元(6.6%)、1358港元(6.6%)及1372港元(6.5%)。此外,對比現時市場上普遍的 H 按計劃(H+1.3%),並以今日一個月 HIBOR 為0.9厘計算,7月份的10年、15年及20年定按計劃的每月供款則分別增加2638港元(13.9%)、3051港元(16.1%)及3467港元(18.3%)。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美國已開始加息周期,而本月加息0.75厘更是28年來最大加幅,料未來美國加息及縮表仍會持續進行,年底前聯邦基金利率更有機會升穿3厘水平。而近日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繼續攀升,今日(6月27日)報0.9厘,連升1
XL二南方恆科(07226.HK) 收2.082港元, 升 9.8%; FL二南方納指(07266.HK) 收12.07港元, 升 6.3%; FL二華夏納一百(07261.HK) 收15.27港元, 升 6.2%;
《路透》引述一批來自台灣的投資者指,俄羅斯未能支付在寬限期到期後應付的1億美元債息。報道指,涉及的兩筆債券分別以美元及歐元承造,共應支付利息約1億美元。債券於5月27日到期後,有30日寬限期以支付利息,但在寬限期屆滿後,投資者稱仍未收到利息。 (ST)
【彭博】-- 受益於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的預期,又逢臨近香港回歸25周年,陸港股市周一繼續上揚。恒生科技指數收漲4.7%,至3月1日以來的高位,比亞迪電子和小米集團領漲,恒生指數亦上漲近2.4%,收復22,000點。因股東Naspers出售股份的消息,騰訊止升轉跌。A股中,滬深300指數較4月的低點反彈逾17%,靠近20%的技術性牛市水平。受疫情形勢好轉帶動,消費板塊兩地走高。點擊閱讀:旅遊、吃火鍋和看電影 中國疫情好轉下股市投資者憧憬消費反彈「中國市場比較好的是貨幣政策大的趨勢是穩定偏寬鬆的,今年大概率會跑贏歐美市場,在經濟數據預期向好的情況下,資本市場率先做出了反應,」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之後還需要看三季度的政策力度,出口、投資、消費等領域的表現,個人判斷是會比市場預期更好。」面對疫情下的經濟成長壓力,中國近期不斷出台關於汽車消費、提振住房需求等積極的政策,從而帶動經濟復甦的預期,使得中國股市近期大幅跑贏歐美市場。隨著京滬等地當前防疫政策的放鬆,中國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減少的速度放緩,早期指標也顯示中國經濟6月份有所改善。中金公司在策略周報中指出,預計更多利好政策或
南韓統一部長官權寧世表示,北韓可以隨時進行核子試驗,政府正綜合考量諸多因素,密切關注第七次核子試驗徵兆。他續稱,北韓最近通過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闡明「硬碰硬」對敵鬥爭的政策基調,美韓認為北韓第七次核子試驗已準備就緒,只待最高領導人決定。他指出,與以往不同,尹錫悅政府成立已近一個半月,北韓仍未正式表明對韓立場。隨著國際局勢向新冷戰格局轉變後,北韓見縫插針,企圖發展核武力量改變現狀。對於致力於北韓無核化與韓朝關係正常化,進而實現半島和平統一的南韓來說,這是對極其嚴峻和根本的挑戰。 (WL)
廣發証券(01776.HK)公布,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面值餘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