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場回顧:防疫拖累中國經濟;聯儲會鷹聲嘹亮;日圓創紀錄連跌
【彭博】-- 新冠病毒已在北京「隱匿傳播」一周,朝陽區周一起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上海疫情反彈,單日死亡病例創本輪疫情爆發以來最高。防疫封控加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3月消費支出現2020年7月以來首次同比下滑,失業率升至近兩年來最高。供應鏈亦受危及,一季度晶片產量三年來首次下滑。野村等機構將中國GDP成長預期下調至5%甚至更低。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一季度行業GDP同比下降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減近三成,3月住宅銷售額創7月以來最大降幅。前央行官員盛松成稱疫情加劇地產業生存危機,建議適當延長去槓桿周期。
面對穩成長重任,中國宣布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承諾穩定供應鏈,建立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等。央行行動則較為克制,上周公佈的4月LPR報價繼續持穩,稱將從支持受困主體、暢通經濟循環等方面通過23條舉措加大支持經濟力度。行長易綱稱將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但官方的積極表態未能打動投資者,A股市場在謹慎情緒籠罩下震盪磨底。據報中行等一些國有銀行周一將下調存款利率上限。
美國經濟則顯露火熱跡象,3月新屋開工數意外升至2006年以來最高,單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凸顯就業市場依然緊張。鮑威爾談及「加息前置」,稱5月會議將討論升息50基點,最鷹派官員Bullard直言必要時不排除一次加息75基點,聯儲會連續四次加息50個基點成為交易員的最新押注。激進加息前景帶動全球債市下挫之際,日本央行重申超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創出歷史最長連跌紀錄,但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對日圓避而不談,稱必須保持激進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透露,債券購買行動可能會在7月或8月結束,今年晚些時候啟動加息。
馬克龍擊敗勒龐,贏得第二個法國總統任期。俄烏局勢繼續膠著,俄羅斯試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以此對美國及其盟友發出警告。拜登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13億美元武器和經濟援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此外,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對此表示擔憂,白宮稱如果中國在所羅門群島設軍事據點,美國將作相應回應。美中國防部長進行了罕見通話,討論烏克蘭局勢及台灣等問題。
熱門圖表
低評級城投債獲追捧 中國AA級信用利差降至近一年半新低
MLIV時評
對中國股市及外資流入來說 二十大或許不是什麼靈丹妙藥
一些中國觀察人士期望中共二十大形成利好,可惜這種樂觀情緒無法從歷史中找到什麼憑證。儘管人民幣今年以來表現強勁,但人民幣資金流全景裡最令人失望的幾個方面就包括缺乏股市投資資金流入。
評級撤銷對中國房地產投資者不是好消息
惠譽又撤銷了對三家中國開發商的評級,這凸顯出持續的透明度問題,或將抑制地產公司股票及美元債券的進一步上漲。
殖利率帶動之下 美元漲勢似乎不可阻擋
美元兌日圓持續上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這只是美國殖利率達到逃逸速度並帶動美元走強的一種表達方式。這意味著美元將繼續升值,直到聯儲會鷹派開始暗示快速加息的時間已接近尾聲。
全球債市
鮑威爾的鷹派調門再高也壓不下債市通膨預期
雖然聯儲會主席鮑威爾不斷強化鷹派論調,但聯儲會關注的債券市場長期通膨預期指標仍在不斷上升。反映2027年起未來五年通膨預期的5y5y盈虧平衡遠期利率創下2014年年中以來最高水平。
10年期美國國債實際殖利率轉為正值 為2020年以來首次
美國短期國債殖利率飆升 30年期國債殖利率突破3%心理關口
紫光美元債遭遇現金清償款出境難題 境外持有人參與在岸重整挑戰重重
對於博弈重整價值的中資美元債投資者,哪怕獲得了不錯的債務償付方案,要想順利拿到清償資金,還要做好應對各種流程、等待和額外成本的準備。
台積電罕見未足額售出台幣綠債 美元債發行在即續考驗胃納
快速走升的全球利率環境疊加投資者胃納轉為保守,導致台積電最新的台幣計價債券意外未能足額發行;面對今年持續高額的資本支出,台積電年內的大額發債計畫能否通過市場試煉值得關注。
全球匯市
日圓重挫創歷史最長連跌紀錄 因日美央行政策進一步分道揚鑣
日圓延續了至少半個世紀以來最長的連跌走勢,交易員無視政府關於日圓下跌速度的警告,而是將聚焦於日本與美國利率差距的不斷擴大。日圓兌美元周二連續第13個交易日下跌,創出自彭博1971年開始編制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長連跌紀錄。
跌跌不休的日圓能否繼續作為最佳融資貨幣 套利交易員或需反思
人民幣破位走貶後短期料延續下跌 醞釀多時的貶值預期點燃星星之火
在貶值預期持續醞釀之後,人民幣於上周跌破6.40元,持續半年的橫盤整固區間宣告失守,從即期至期權市場交易皆開始出現偏空佈局跡象。
歐元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占比創2011年以來最大降幅
歐元作為全球支付貨幣的使用頻率有所降低。在高通膨和俄烏戰爭影響用歐元做交易的吸引力之際,歐元支付占比在3月創下逾10年最大百分點降幅。
歐洲央行頻發「鷹聲」震動市場 7月或是加息時點
股市回顧
中概股摘牌擔憂持續 更多投資者將京東和阿里巴巴ADR轉為港股
由於擔心中概股將在美國被摘牌,越來越多投資者把所持的中國電商巨頭美國股票轉成香港股票。
滴滴ADR收創紀錄新低 中國政府據悉對擬議處罰措施不滿意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高層官員沒有同意網絡安全監管機構提交的處罰滴滴的建議,從而使得這家陷入困境的打車服務巨頭仍然前途未卜。滴滴在紐約周四大跌,收在紀錄低位1.71美元。
滴滴計畫5月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就自美國退市進行表決
滴滴美國上市之路將如何結束 新公告令市場震驚:QuickTake
中國股市震盪磨底 幾張圖看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投資者等待拐點信號
中國降準低於預期、降息尚無著落、疫情仍然嚴峻;國外,聯儲會不斷強化鷹派立場、俄烏衝突持續。儘管中國陸續出台穩經濟的舉措,但面對諸多挑戰,A股市場仍遲遲未迎來期盼的春季行情,躊躇不前。
公司消息
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紀委調查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幾天前,他被免去了招商銀行行長等職務。
摩根大通失去金山雲主承銷商角色 之前稱中國互聯網股「不可投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摩根大通分析師將金山雲的目標股價下調一半後,該行失去了這家中國科技公司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主承銷商的角色
瑞信中國證券合資公司的總經理在任職不到兩年後將卸任
根據內部備忘錄,瑞士信貸集團在中國的合資證券公司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Tim Tu卸任,決定在瑞士信貸內部尋求其他機會。
馬斯克為收購推特安排了465億美元 其中近一半為自有資金
馬斯克表示,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機構將提供約255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以供他收購推特,他考慮向推特加大壓力,以就收購方案與他進行接觸。
大宗商品市場
摩根大通:若歐盟立即全面禁運俄羅斯原油,油價可能觸及185美元
摩根大通警告稱,立即全面禁運俄羅斯石油可能會造成每天超過400萬桶的供應缺口,這將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約65%,達到每桶185美元。
利比亞關閉最大的油田 並警告進一步中斷
利比亞上周一關閉了其最大的油田,並就進一步的中斷發出警告。針對利比亞總理Abdul Hamid Dbeibah的示威活動影響到該OPEC成員國的能源產業。
化肥成本飆升威脅稻米產量 糧食危機恐將進一步加劇
化肥成本飆升導致亞洲各地稻農減少使用量,如果價格不受到遏制,這可能威脅到稻米產量,並可能導致一場全面的糧食危機。
分析評論精選
彭博專欄:美國經濟最好在明後年衰退 否則情況將變得更糟
聯儲會控制通膨的措施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經濟硬著陸。但是這留下了一個重要的未解問題:經濟衰退何時會發生?最樂觀預測是:2023年或2024年更有可能發生衰退。下行時間來的越晚,情況就會越糟。
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有人認為面臨衰退風險 有人認為會保持韌性
中國兩千億地產金融紓困支持有待落地 開發商尚未走出流動性困境
為化解地產行業風險,中國境內金融市場正為項目收、併購相關融資敞開大門。財務較好的開發商、資產管理公司已獲得超過兩千億元的信貸和發債額度支持,但市場對於資金落地的速度和效果仍有疑慮。
彭博專欄:中國市場只有對懶人才是「不可投資」的
在中國股票市場虧掉總計數萬億美元的外國投資者抱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變得「不可投資」。事實真相是,他們不過是在給自己疏於調查和慘淡的回報率找借口罷了。從來就沒有人說過投資中國市場是輕鬆的事。
風險層出不窮 全球投資者逃離中國 擔心得不償失
未來一周重要經濟數據及事件一覽
美國和歐洲的GDP和CPI數據將出爐,中國將公佈官方和財新製造業PMI和工業企業利潤。日本央行、俄羅斯央行將公佈貨幣政策決定。瑞信、瑞銀、滙豐等歐洲銀行將公佈第一季度財報,蘋果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將發布業績。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