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4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84.54
    +83.27 (+0.48%)
     
  • 國指

    6,120.37
    +20.15 (+0.3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道指

    37,980.82
    -480.10 (-1.25%)
     
  • 標普 500

    5,028.93
    -42.70 (-0.84%)
     
  • 納指

    15,522.02
    -190.73 (-1.21%)
     
  • Vix指數

    16.51
    +0.54 (+3.38%)
     
  • 富時100

    8,078.86
    +38.48 (+0.48%)
     
  • 紐約期油

    82.59
    -0.22 (-0.27%)
     
  • 金價

    2,339.60
    +1.20 (+0.05%)
     
  • 美元

    7.8281
    -0.0028 (-0.04%)
     
  • 人民幣

    0.9242
    -0.0005 (-0.05%)
     
  • 日圓

    0.0501
    -0.0001 (-0.24%)
     
  • 歐元

    8.4027
    +0.0270 (+0.32%)
     
  • Bitcoin

    64,247.18
    -445.80 (-0.69%)
     
  • CMC Crypto 200

    1,385.89
    +3.32 (+0.24%)
     

一周市場回顧:川普感染新冠;美國刺激談判僵局或破;恆大危中現機

【彭博】-- 在親密助手感染新冠病毒後,川普的新冠檢測呈陽性並住院治療,總統醫療團隊稱川普可能最快周一出院。眾議長佩洛西稱川普感染新冠可能為刺激協議談判掃除障礙。在喜憂參半的消息交替影響下,美股周五震盪下跌後有所企穩,美債和美元衝高回落;原油重挫,金價走低,期銅上揚。川普確診新冠也將重塑美國大選,他參與的所有競選活動轉為線上或推遲舉行,而拜登在兩人混亂不堪的首場辯論前夕秀出納稅申報單,給深陷納稅爭議的川普施加壓力。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百萬,英國政府科學顧問警告疫情仍極可能呈指數級成長。疫情猛烈反撲之際,歐元區CPI降幅超過預期,而歐盟歷史性的1.8萬億歐元刺激計畫面臨延遲危險。美國9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和製造業擴張速度均低於預期,凸顯沒有疫苗和新刺激措施的經濟前景堪憂。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在經濟復甦競賽中一馬當先,官方製造業PMI超預期上升,表明復甦勢頭依然強勁,服務業活動也有所增強。

英國脫歐貿易協議談判進入衝刺階段,雖然首相約翰遜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再次重申致力於達成協議,但英國打破談判僵局的最新努力遭到歐盟否定,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歐盟就有違脫歐協議的內部市場法案啟動對英國的法律程序。其他地緣政治方面,國慶假日香港繃緊神經,警方逮捕至少80名示威者,中國駐英大使館強烈譴責香港抗議者在使館外焚燒國旗等行為。此外,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對峙升級;川普團隊考慮對伊朗金融部門實施新制裁;歐盟周五對白俄羅斯實施制裁,以迫使該國總統盧卡申科舉行新的選舉。

中國恆大節前與子公司戰略投資者簽訂補充協議,成功減輕股權回購帶來的巨額資金壓力,這一進展推動旗下港股及境內債券大漲。另據悉中國監管層考慮舉措,限制恆大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其他公司消息方面,美國聯邦法官暫時叫停TikTok禁令,認為TikTok和微信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尚待證實。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證實美國對其供應商施加出口限制,川普還以中國威脅為由下令擴大稀土開采,美國國會也建議全面檢視美中關係。

廣告

熱門圖表

恆大的借貸網絡凸顯其對中國構成系統重要性

全球債市

經濟復甦阻礙融資環境放鬆 中國四季度信用違約面臨回升風險

隨著中國經濟從疫情中持續復甦,貨幣和信用支持政策的力度難再現年初的寬鬆,前期獲得喘息卻未能有效改善經營的主體,未來將推動信用市場違約重回升浪。

美債窄幅波動已一個月之久 川普染疫能否助其走勢一新仍難預料

對於未來幾天市場是將會出現避險需求,還是避險資產會遭到拋售,美國國債交易員現在又有一個新的因素需要加以考慮,即美國總統唐納德· 川普的健康狀況及其對財政刺激方案磋商的影響。

台灣債市多頭第四季料退縮 10年指標券或向紀錄低利說再見

台灣公債今年以來殖利率逐季震盪向下的走勢,可能在第四季會戛然止步。彭博於9月底調查的32位交易員中值顯示,第四季債市的氣氛將是中性至偏空,10年券的殖利率區間在0.39%-0.48%之間,從第三季創下的歷史低位區0.369%回彈。

中國可轉債創紀錄贖回潮後 發行人止步跡象顯露

中國可轉債市場在上半年經歷了創紀錄贖回潮後,越來越多公司選擇宣布不提前贖回,以穩定投資人的信心和股債市場價格。

中國一民企未償債扇動蝴蝶翅膀 城投作為擔保人的代償風險引起擔憂

銀行體系閑置資金充裕 歐元區的隔夜拆借利率創歷史新低

由於銀行體系中現金激增,一個備受關注的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跌至創紀錄低點。歐元短期利率(ESTR)在其推出即將一周年之際下跌1.4個基點,至負0.57%,跌破了一個月前創下的歷史新低。

股市回顧

上證綜指年末有望站上3500 四季度或賺指數不賺個股

雖然中國股市正邁向2011年來最差9月表現,不過四季度指數仍有賺錢機會,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對A股基準股指年內走勢並不悲觀。

至少從一項指標來看 日本股市終於超過泡沫時代高點

至少從一種日本股指來看,該國股市終於恢復到了1980年代泡沫時代高峰時期的歷史最高水平。上周一日經500指數升至紀錄高點,超過了1989年12月的收盤高位。

在造成東京證交所周四全天暫停交易的硬體問題得到解決後,東京股市上周五恢復交易

滙豐股價出現自2009年以來最大盤中上漲 先前遭到市場拋售

滙豐控股股價在香港出現自2009年來最大上漲,收復曾跌至25年來最低點的失土,其最大股東增加了這家陷入困境金融機構的持股,押注該金融機構將恢復派息。

中芯國際A股收創上市以來新低 上下游齊挫 據稱面臨美國出口限制

中芯國際上周一在香港一度跌逾7%,股價報近4個月低點;在上海收跌7%,創7月科創板上市以來新低。據彭博新聞社所見的一封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信函稱,針對將特定產品出口給中芯國際一事,美國企業現在必須申請許可證,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構成「變為軍事終端用途的不可接受的風險」。

全球匯市

川普感染新冠 外匯市場面臨大選變局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的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結果讓大選前一個月匯市風平浪靜的希望成為泡影。交易員們現在面臨著更大的波動性上升風險。

人民幣創12年來最佳季度表現 提升了全球吸引力

人民幣創下12年來最佳季度表現,吸引了國際上對該貨幣的重新關注。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中,在岸人民幣攀升3.8%,為2008年初以來最大季度漲幅,而離岸人民幣更是上漲了4%以上,表現超越包括瑞郎和日圓等傳統避險貨幣在內的G-10貨幣。

宏觀看客:人民幣在殖利率和穩定上是一站式避風港

對沖基金的美元空頭持倉創2017年來新高 或面臨軋空風險

對沖基金持有的美元空頭持倉達到近三年來最高,可能面臨軋空風險。隨著市場對新冠疫情重燃和美國總統大選臨近的不安情緒升溫,預測世界主要避險資產美元將陷入頹勢顯得為時過早。

英鎊周四波動劇烈 預示著脫歐消息將再度成為其主要驅動力

有關英國與歐盟之間貿易談判的各種矛盾消息讓英鎊上下大幅波動之後,交易員正在為英鎊更加不穩定的表現做好準備。

融資套利交易的滯後者可能成為低波動時代的贏家

當近期的波動率飆升趨勢開始緩解時,需要關注不太可能的候選者成為潛在的融資套利交易贏家:低收益韓元和馬來西亞林吉特。

全球央行

中國央行觀察:確認經濟復甦 淡化總量工具 料更關注控制槓桿率

中國央行召開第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進一步確認經濟恢復成長。分析師們指出,未來貨幣政策結構性導向將更加明確,貸款利率有望繼續下行;總量型工具難重現的同時,防風險壓力上升,將繼續嚴防資金進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

拉加德稱新冠疫情繼續帶來經濟壓力 歐洲央行準備好必要時採取行動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由於新冠疫情使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央行做好了必要時加碼寬鬆的準備,並考慮允許通膨率超過當前目標。歐洲央行副行長Guindos認為無需立即增加緊急資產購買計畫的規模。

英國央行行長表示央行尚未就負利率做出判斷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政策制定者尚未就是否實行負利率做出任何判斷。央行副行長Ramsden稱不會馬上採用負利率。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表示,有關負利率的工作可能花費數月。

日本央行政策會議傳遞出對疫情時代政策評估的更多呼聲

據9月中旬上次會議的意見匯總顯示,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的一些成員探討了新冠疫情期間是否需要一項新政策途徑來實現愈加遙遠的價格目標。

聯儲會Kaplan稱政策制定者應該有加息的自由

達拉斯聯儲行長Robert Kaplan表示,他在央行9月會議上投了反對票,以免未來決策者被迫將利率維持在零附近。

克利夫蘭聯儲行長:美國經濟復甦仍然脆弱和不確定費城聯儲行長:就業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還需要三年時間紐約聯儲行長對今年的強勁復甦持樂觀態度

公司消息

字節跳動努力解決TikTok交易相關擔憂 審批進展緩慢

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正在與美國監管機構合作,以解決圍繞計畫中的音樂-視頻應用TikTok股份出售交易尚未消除的安全擔憂,所涉及的公司都在為審批過程持續到11月大選後做準備。

中芯國際追趕台積電之路更加崎嶇 制裁風險落地前反彈動力不足

市場愈加清晰地看到,中芯國際追趕全球行業冠軍台積電,不僅存在巨大的技術差距,還面臨著美國制裁的現實威脅。特別是後者的不確定性,令中芯國際滬港兩地股價大幅下跌後,依然反彈乏力。

新浪同意私有化交易 提高後的報價對股權估值為26億美元

新浪同意私有化交易,此前由這家中國社交媒體公司董事長曹國偉牽頭的實體將私有化報價提高至每股43.30美元現金。曹國偉獲得民生銀行21億美元貸款承諾用於新浪私有化。

看到需求攀升 中國平安尋求管理1000億美元的離岸業務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資本市場負責人兼首席投資官柴志傑說,海外資產管理部門的目標是在三到五年內將用於入境和出境投資的客戶資產增加到1000億美元。

澳門9月博彩收入同比下降90% 幾無復甦跡象

澳門博彩業幾乎沒有復甦的跡象,博彩收入連續第六個月下降90%以上,內地逐步放鬆澳門旅遊簽注的措施迄今未能吸引入境遊客。

高盛恢復裁員推動2020年全球銀行業裁員總數逼近70,000人

高盛加入越來越多銀行的行列,恢復了其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的裁員行動。據悉高盛計畫裁員約1%,即約400個崗位。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全球銀行業今年宣布的裁員總數將達到67,844。

美國航空和美聯航將開始遣散合計32,000名員工;迪士尼將裁員28,000人

摩根大通將交付9.2億美元巨額罰金 承認15名交易員有欺詐行為

摩根大通承認存在不當行為,為和解美國當局對涉及該行兩大交易部門操控市場的指控,同意支付超過9.2億美元罰金,這是有史以來與欺詐行為有關的最大罰單。

大宗商品

中國已完成中美協議年度採購目標32.8% 對美主要大類進口8月環比下降

中國8月繼續履行中美貿易協議承諾,年內進口相關類別美國商品的金額已接近雙方協議約定年度採購規模的三分之一。不過,製造業、農產品及能源三個主要採購大類的進口規模,8月當月均出現不同程度環比下降。

央行對黃金的購買需求料從近十年最低水平回升

近幾年推動黃金上漲的重要因素--央行對黃金的購買預計將在2021年觸頂,今年已經在放緩。花旗預計,央行黃金需求在今年降到375噸的10年來最低水平後,將增至450噸左右。

OPEC石油產出持穩 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實施補償性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原油產量在上月保持穩定,因為前幾個月超額供應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做出了大幅減產的補救措施。

瑞銀:隨著巴西供應恢復 鐵礦石價格將在2021年降至85美元

瑞銀集團稱,鐵礦石價格有望在2021年回落至每噸85美元左右,巴西供應恢復的速度快於全球鋼鐵生產。

中國動力煤價格躍升至17個月高位 礦難引發供應擔憂

中國動力煤期貨升至17個月來最高水平,重慶礦難引發安全檢查可能影響本就緊張的市場供應的擔憂。

分析評論精選

彭博專欄:川普中招 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在經濟復甦競賽中一馬當先

控制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未必在經濟上獲得了回報。然而有一個經濟巨人卻是例外,而且它的成功可能會產生持續多年的影響。這就是中國。

美國大選如果順利進行反而是債市面臨的最大風險

所有投資者都在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導致一場政治混亂,但對於債券市場而言,最大的風險卻是大選產生一個明確無可爭議的獲勝者。

25,000美元的特斯拉轎車?中國大型競爭對手並不擔心

特斯拉計畫在未來三年內打造一款25,000美元的轎車,這似乎並未嚇到中國最有前途的一些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它們的高管在北京車展上表示,馬斯克大可放馬過去。

中國金融觀察:QFII/RQFII新規送上遲到大禮包 外資入境更便利

中國監管層正式頒布QFII和RQFII新規。在去年1月征求意見稿基礎上,新規落地後監管基調更加寬鬆;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有利於海外機構配置A股,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國內市場。

中國債市對外開放進行時:QFII/RQFII新規;富時WGBI將納入中國國債

Pimco稱新興市場債券或許是抵消股票風險的有吸引力途徑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認為,投資開發中國家的債券或許是可以用來抵消股票風險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途徑,因為債券仍然有反彈的空間。

未來一周重要經濟數據及事件一覽

中港台三地10月1日開始進入長假,港台市場10月5日恢復交易,中國大陸將於10月9日重新開市。

本周將迎來澳大利亞央行利率決策,西太平洋銀行將澳央行降息預期推遲到11月。聯儲會和歐洲央行也將公佈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美、日、英和歐洲央行總裁均將發表講話。本周將公佈的重要經濟數據包括中港台外匯存底、台灣9月貿易和通膨數據等。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