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2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248.97
    -351.49 (-2.12%)
     
  • 國指

    5,743.78
    -112.66 (-1.92%)
     
  • 上證綜指

    3,007.07
    -50.31 (-1.65%)
     
  • 道指

    37,798.97
    +63.86 (+0.17%)
     
  • 標普 500

    5,051.41
    -10.41 (-0.21%)
     
  • 納指

    15,865.25
    -19.77 (-0.12%)
     
  • Vix指數

    18.40
    -0.83 (-4.32%)
     
  • 富時100

    7,820.36
    -145.17 (-1.82%)
     
  • 紐約期油

    85.28
    -0.13 (-0.15%)
     
  • 金價

    2,399.60
    +16.60 (+0.70%)
     
  • 美元

    7.8314
    +0.0029 (+0.04%)
     
  • 人民幣

    0.9235
    -0.0005 (-0.05%)
     
  • 日圓

    0.0504
    -0.0001 (-0.28%)
     
  • 歐元

    8.3122
    -0.0035 (-0.04%)
     
  • Bitcoin

    63,027.91
    -137.78 (-0.22%)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大宗商品漲價撬動中國匯市供需天平 人民幣或面臨額外購匯壓力

【彭博】-- 對匯市的交易員而言,漲勢洶洶的大宗商品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後續出口值未能順利轉移原料成本上升壓力,漲價成本將更多體現在購匯增幅之上,人民幣夏季表現仍有可能落後於其他籃子貨幣。

彭博大宗商品現貨指數去年3月末以來累計漲幅約70%,其中過去一個月的升勢尤為凌厲,一再刷新2011年來的最高。作為商品進口大國,中國的進口值也水漲船高,並帶動企業購匯需求同步上揚。

中國海關周五公佈,中國4月以美元計價的月度進口額同比增幅達43.1%至約2211億美元,因基數較低、內需強勁,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原因。同期出口也意外大增達32.3%,體現發達經濟體需求趨熱。數據出爐後境內外人民幣均小幅擴大漲幅。

此前近一年時間裡,進口額與外匯局公佈的購匯數據擴張步伐高度重合。根據外匯局數據,3月份代客淨結匯規模大幅收窄,主要即因代客購匯額創出6年多以來新高。疊加海外上市中資企業購匯潮影響,年中時節人民幣表現仍有可能弱於其他籃子貨幣。

「中國要轉移這一波輸入性通膨還是有難度,因為國內終端需求不強,加上物價調控等政策意願比較明顯,出口議價權可能沒有那麼強,」Natwest Group Plc中國經濟學家劉培乾說。

她解釋說,當前大宗商品價格猛烈上漲主要是由於供應端瓶頸,國內需求並未形成支撐;若外需不支持上游價格向下游轉移,成本提升將更多由進口端消化,從而壓制人民幣的相對表現。她預計在聯儲會釋放鷹派信號之前,CFETS指數很難突破96-98的波動區間。

廣告

偏弱因素

德國商業銀行資深市場經濟學家周浩按中國月進口值2000億美元估算,約一半大宗商品進口,一年會產生約1萬億美元的購匯需求。如果大宗商品一年漲價10%,那購匯需求也就要增加1千億美元,與通常在一兩百億的月度淨結匯規模相比,這一新增的購匯因素不可低估。

滙豐銀行資深外匯策略師王菊此前在採訪中說,進口額隨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可能是人民幣後期表現可能偏弱的一個因素。她預計,人民幣二季度料在6.50元震盪,之後可能緩步走弱,年底時料位於6.60元。

從另一角度而言,周浩說,美國經濟轉好是當前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衝高的原因,雖然風險情緒好轉通常在中長期利空美元,但短期來說,基本面向好通常也會支撐美元與美債、美股同步上行。在這一邏輯下人民幣同樣承壓。

政策偏好方面,兩位分析人士都表示,中國仍會讓市場來調節供需,保持匯率彈性。王菊說,中國料不會故意使用強勢人民幣來對抗輸入性通膨壓力,因當前商品價格上行多是外部因素、而非中國需求內因。她認為人民幣匯率仍會受供求驅動並追隨國際市場的美元變動。

「貿易條件變化會自然反映在匯率變動之中--中國是大宗商品進口國,而美國是原油淨出口國,」王菊總結。

(新增第三段4月貿易數據,第五、第六段Natwest分析師評論)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