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66.91
    +0.16 (+0.00%)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大新銀行預期內地今年整體通脹或低於去年的2%

<匯港通訊>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認為,內地4月消費物價及生產物價繼續轉弱,主要由於食品通脹放緩及去年同期能源價格較高。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1%,升幅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較2月放緩0.6個百分點。消費市場供應充足,加上天氣回暖,令食品價格升幅放緩2個百分點至0.4%,鮮菜價格按年跌幅擴大2.4個百分點至13.5%,畜肉類、蛋類升幅均顯著放緩。非食品價格升幅也進一步放緩至0.1%,其中汽油及柴油價格均下跌逾一成,消費品價格降幅亦有所擴大,抵銷了機票、賓館住宿、旅遊等服務業價格的升幅。整體而言,零售銷業復甦暫未為通脹帶來太明顯壓力。由於去年中開始食品價格升幅顯著,或導致食品價格未來幾個月仍會受壓,而能源價格回落對非食品價格的影響較預期更明顯,因此內地通脹壓力在可見將來仍十分溫和。大新預期今年整體通脹或低於去年的2%。

另外,4月份生產物價指數跌幅擴大1.1個百分點至3.6%,為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第二最大跌幅,並連續七個月下跌,主要由於去年同期俄烏衝突令國際油價急升,基數較高,加上工業需求疲弱所致。

展望未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減產,或令國際能源價格回穩,可能為石油及天然氣開採價格帶來支持;另外,房地產市場逐步回穩,或可支持水泥價格回升。大新估計,生產物價指數今年仍可望見底回升,全年升幅或會低於5%。(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