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334.37
    -11.52 (-0.07%)
     
  • 國指

    5,598.16
    -17.64 (-0.31%)
     
  • 上證綜指

    2,969.56
    +3.35 (+0.11%)
     
  • 滬深300

    3,399.46
    +8.18 (+0.24%)
     
  • 美元

    7.8082
    -0.0030 (-0.04%)
     
  • 人民幣

    0.9170
    +0.0021 (+0.23%)
     
  • 道指

    36,247.87
    +130.49 (+0.36%)
     
  • 標普 500

    4,604.37
    +18.78 (+0.41%)
     
  • 納指

    14,403.97
    +63.98 (+0.45%)
     
  • 日圓

    0.0536
    -0.0003 (-0.57%)
     
  • 歐元

    8.4015
    -0.0304 (-0.36%)
     
  • 英鎊

    9.7950
    -0.0380 (-0.39%)
     
  • 紐約期油

    71.26
    +1.92 (+2.77%)
     
  • 金價

    2,020.80
    -25.60 (-1.25%)
     
  • Bitcoin

    43,804.75
    +331.04 (+0.76%)
     
  • CMC Crypto 200

    914.81
    +18.10 (+2.02%)
     

大茶飯│港股大額回購的兩大因素(青冰)

港股大額回購的兩大因素
恒指公司早兩日發表網誌,指由年初至9月15日,港股總回購金額達735億元。 (Vladimir Zakharov via Getty Images)

恒指公司早兩日發表網誌,指由年初至9月15日,港股總回購金額達735億元,相比2022年度的1,049億元,現時金額已佔去年的70%,並預計到年尾的時候會有929億元,而單以藍籌計,回購金額就有636億元,佔今年總數的87%。

由於過去5年的平均數是239億元,所以恒指公司認為回購金額大升,是反映企業認為股價被低估,所以選擇增加回購金額,提高股東回報。股價低殘所以公司大手回購,跟恒指公司列出的數據,表面看好像解釋得很合理,之不過魔鬼總會在細節,今次網誌就沒有列出細節了,青冰不嫌其煩行多幾步,找多幾個數據,便可看到full picture。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騰訊頂價 回購加碼

青冰隨手找來幾隻成份股,看看他們在2023年的總回購金額,這六隻股分別是騰訊(0700.HK)、滙豐(0005.HK)、友邦(1299.HK)、長實(1113.HK)、蒙牛(2319.HK)及小米(1810.HK),青冰沒仔細逐隻藍籌搵資料,恕未能列出全部股份,但青冰都幾有信心,頭三位應該肯定是騰訊、友邦及滙豐。截至9月15日,三者的回購金額分別是282億元、191億元及122億元,合共595億元,換句話說是佔去藍籌股回購金額的94%,亦佔全部港股回購額的80%。若說企業認為股價被低估所以大手回購,那恒指的80隻成份股中,豈不是只有三隻巨頭係被低估?

騰訊的大股東Prosus在去年6月底開始有秩序減持騰訊,而騰訊回購的金額亦因此而加碼。
騰訊的大股東Prosus在去年6月底開始有秩序減持騰訊,而騰訊回購的金額亦因此而加碼。 (David Kirton / reuters)

還有兩個細節大家可能沒留意,騰訊的大股東Prosus在去年6月底開始有秩序減持騰訊,而騰訊回購的金額亦因此而加碼,2022年度騰訊的回購金額是338億元,今年計到9月中,回購金額已是282億元,相信全年個數會突破去年,若說企業覺得股價低殘而回購,放諸於騰訊,公司目的似乎是想減低Prosus沽貨對股價的影響。另外,以往滙豐作回購,都會在倫敦交易所進行,但在去年中開始,回購也在港交所內做,而且在本港的回購金額遠比倫敦為高,直接推高了港股的總回購金額。

如滙豐選擇主要在倫敦回購,Prosus又唔係持續沽貨,港股的回購金額肯定大打折扣,所以近兩年的回購金額比5年平均數高,相信主因就在這兩個。所以是否因企業認為股價低殘而造成大額回購,真係任你解讀,主要睇吓你拿甚麼數據出來自圓其說而已。

青冰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