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36.76
    +26.10 (+0.87%)
     
  • 滬深300

    3,534.26
    +13.29 (+0.38%)
     
  • 美元

    7.8253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27
    -0.0001 (-0.01%)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4
    -0.0000 (-0.02%)
     
  • 歐元

    8.4312
    -0.0093 (-0.11%)
     
  • 英鎊

    9.875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328.07
    +324.43 (+0.46%)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如何馴服不可預測的殖利率曲線 債券市場展開大討論

【彭博】-- 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的上坡衝刺步履蹣跚,投資者正在考慮聯儲會可能希望如何抑制這種上升趨勢。

投資者正在討論央行可能會回歸到1940年代的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以在經濟復甦之際控制借貸成本。多數人預計會為較短期債券設定低殖利率目標,可能最快在9月。但法國興業銀行稱,有理由在隨後的措施中關注長期債券。貝萊德懷疑,在看似需要採取更激烈的行動之前,聯儲會不會在特定水平上採取冒險行動。

對於那些投入大量資金下注殖利率曲線趨陡的投資者來說,聯儲會接下來如何推進至關重要。在上周10年和30年期國債殖利率飆升時,這種押注一度達到頂峰。很少有人預計聯儲會將在周三的政策聲明中宣布任何明確的決定。但是所有人都在尋找跡象,證明官員們已經將其對美國國債的關注從疫情期間的市場修復轉向了長期策略。

「殖利率曲線控制或非常有幫助的前瞻性指引對於投資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位於紐西蘭威靈頓的Harbor Asset 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和外匯策略師Hamish Pepper稱。「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不惜一切代價購買的承諾。」

在政府宣布支出計畫以避免長期衰退之際,聯儲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可能在周三就央行如何或是否可能限制殖利率回答提問。

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作為全球借款基準)上周觸及0.96%,為3月中旬以來的最高水平,隨後由於股市反彈失去動力而跌至略高於0.8%。長期國債殖利率在達到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相對於5年期利率)後有所回落。

廣告

各國有不同版本的曲線控制政策:澳大利亞央行3月將其三年期殖利率目標定在0.25%,日本央行自2016年以來將10年期殖利率鎖定在零附近。分析人士稱,印度央行控制長期殖利率的措施則沒有那麼明確,資產購買類似於聯儲會的扭曲操作。

短端

以短端為目標的策略被認為是美國最可能採取的策略,部分原因是這是聯儲會最容易控制的殖利率曲線部分。這也將發出強烈信號,表明聯儲會打算將短期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在澳大利亞,3年與10年期殖利率曲線本月趨陡近20個基點,這將吸引買家關注較長期國債。

「你能想到的最安全交易是購買5至6年期債券,」Nikko Asset Management Ltd.基金經理Chris Rands稱。「兩年後,你將擁有三年期債券,澳大利亞央行會將其殖利率控制在0.25%。」

這個策略將如何轉化為美國策略,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聯儲會理事Lael Brainard支持採用類似的方法,強調前瞻性指引和短期債券利率上限的好處。

原文標題Bond Market Debates How to Tame an Unpredictable Yield Curve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