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滬深300

    3,520.96
    +18.18 (+0.52%)
     
  • 美元

    7.8259
    +0.0029 (+0.04%)
     
  • 人民幣

    0.9229
    -0.0003 (-0.03%)
     
  • 道指

    39,770.52
    +10.44 (+0.03%)
     
  • 標普 500

    5,251.72
    +3.23 (+0.06%)
     
  • 納指

    16,380.68
    -18.85 (-0.11%)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494
    -0.0198 (-0.23%)
     
  • 英鎊

    9.8790
    -0.0060 (-0.06%)
     
  • 紐約期油

    82.84
    +1.49 (+1.83%)
     
  • 金價

    2,239.90
    +27.20 (+1.23%)
     
  • Bitcoin

    70,753.34
    +1,725.02 (+2.50%)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宏觀視野:馬來西亞經濟盛衰的啟示

過去近20年,馬來西亞人均GDP增長率大部分時間跑輸其他東協4國和印度。
過去近20年,馬來西亞人均GDP增長率大部分時間跑輸其他東協4國和印度。

從2003到2021年,馬來西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美元計價)大部分時間跑輸其他東協創始成員4國(包括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和印度,跟在亞洲金融風暴前7年情況有天淵之別。當時,其人均GDP平均年增長率達6.5%,大幅優於東協和印度。若能了解馬來西亞經濟增長減慢的原因,便能初探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儲蓄率高 企業較易借貸

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馬來西亞是一個重投資、抑消費的國家。用1996年做例子,馬來西亞消費率只佔GDP 56%,遠低於以上5國的平均68%;其儲蓄率達GDP的37%,高於以上5國平均值32%。如撇除新加坡,其餘4國儲蓄率更只有28%。高儲蓄率代表銀行有足夠資金借貸給企業擴展業務。當時,外商也積極投資於馬來西亞。在1992年頂峰時,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差不多達GDP的9%,遠遠拋離以上5國1至2%的水平。在1996年,其用來量度投資規模的新增固定資產跟GDP比率更達41%,遠高於以上5國平均31%。

由此可見,當時馬來西亞的GDP增長率,一方面來自大量新增固定資產,另一方面來自外商直接投資所帶來的技術轉移,帶動了效率提升。

投資率低 GDP增長受限

從2003到2008年是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復甦期,雖然馬來西亞和其他新興市場一樣,受惠於弱美元資金流和強勁原材料商品價格,股市表現優秀,但從經濟層面來看,弱勢已經開始出現。在2005年,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跟GDP的比率下跌到22%,比以上5國平均27%還要低,與金融風暴前相比跌幅差不多達一半。低投資率固然限制了未來經濟增長空間,可幸的是,馬來西亞當時仍然受惠於原材料商品價格高企,儲蓄率也能維持在高水平。外資直接投資跟GDP規模雖然跟1992年頂峰比較有所下跌,但也只不過是回到跟中國、泰國等水平,比印度和印尼仍然來得高。

至於為何新增固定資產減慢,部分原因可能是外資把投資轉到中國,另外部分也可能受制於技術水平不足,及人才流失嚴重,限制了高增值產業發展潛力。

不過,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在馬來西亞轉向推動消費之後。馬來西亞作為原材料商品出口國,為減低原材料商品價格下跌對經濟的影響,便轉向了推動個人消費的增長。個人消費佔GDP比率由2008年的56%,慢慢增加到去年底的71%。儲蓄佔GDP比率同時也由近39%下跌到26%。顯然易見,低儲蓄率減少了銀行貸款給企業發展的能力,結果是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跟GDP比率落後於印度和東協中大部分國家。一個投資不足的國家,GDP的增長率也會受限。

經常帳長期赤字需警覺

總括來說,儲蓄率和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跟GDP比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其未來增長空間應該相對較大。而如果一個國家要靠個人消費帶動經濟,就必須要考慮到儲蓄率降低帶來的風險。中國等新興市場面對目前歐美經濟衰退,主張以內需拉動經濟。內循環的政策當然有其合理之處,但馬來西亞的失誤經驗相信也能為內循環的實施帶來一定啟發。反過來看,投資者也要明白投資帶動的增長不代表沒有風險,當出現過度投資或經常帳長期赤字,便需要提高警覺了。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並非投資建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