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30
    +0.0018 (+0.02%)
     
  • 人民幣

    0.9240
    +0.0003 (+0.03%)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4
    +0.0000 (+0.04%)
     
  • 歐元

    8.3480
    +0.0136 (+0.16%)
     
  • 英鎊

    9.750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82.15
    -0.58 (-0.70%)
     
  • 金價

    2,392.10
    -5.90 (-0.25%)
     
  • Bitcoin

    65,293.12
    +2,846.62 (+4.56%)
     
  • CMC Crypto 200

    1,336.96
    +24.34 (+1.89%)
     

對中國股市的沮喪情緒加劇 全球資金涌向其他亞洲投資目的地

【彭博】-- 隨著對中國股市表現的沮喪情緒加劇,亞洲其他一些主要市場正憑借自身實力大步前行,逐漸躍升為對全球投資者而言更值得關注的替代性目的地。

這種走勢分歧本周得到了充分體現。一項衡量中國股市的關鍵指標較近期峰值下跌20%,而與此同時韓國Kospi指數即將邁入牛市,印度股市的基準指數則接近歷史高點。日本股市在5月早些時候創下30年新高,而台灣股市的表現持續優於全球多數市場。

隨著中國股市表現脫離隊伍,以亞洲為重點的投資組合出現結構性調整的可能性日益上升。在上述市場大漲的同時,市場擔心中國經濟下滑將拖累整個地區的股票。韓國和台灣的世界頭部晶片製造商前景光明、日本通膨再度加快上漲,以及印度消費蓬勃成長,這些均對股價形成提振。而與此同時,中國股指在全球的表現則逐漸落後。

「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市場中絕對蘊藏著眾多機會,」Abrdn Plc亞洲股票投資總監Christina Woon表示,「韓國令你能夠觸及電池和科技供應鏈中的大量公司,台灣是台積電及其他企業的母公司所在地,日本則讓你接觸到各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截至5月中旬,日本已連續七周獲海外資金淨流入,韓國和台灣今年的淨流入分別至少達91億美元。相比之下,根據滙豐的數據,全球基金對中國內地股票的配置已回落至去年10月份的水平,而5月份本地新基金發行占有率也降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隨著步履蹣跚的經濟復甦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使得中國股市關鍵指標在全球表現滯後,幾個月前還占主導地位的華爾街對中國的看漲觀點正在落空。中國5月份製造業活動持續低迷,令黯淡的前景雪上加霜。

廣告

基本面轉變

隨著中國人口下降,產業趨於成熟,且北京方面監管的不確定性使得任何大幅押注都充滿風險,上述亞洲其他市場的跑贏表現可能更多是結構性的。自2020年以來,日本、印度和韓國股市經常跑贏中國。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亞洲宏觀和投資策略主管Aninda Mitra說:「資金流出中國市場進行重新配置,這實際上可能對亞洲多個市場整體更廣泛的回升起到催化作用。」他補充表示,亞洲新興市場的宏觀形勢、利率接近見頂、美元承壓加劇,以及西方具有韌性的需求正起到推動作用。

日本正在進行的企業改革以及沃倫·巴菲特的支持引發投資者對該市場長期被低估的股票極度興奮。日本東證指數和日經指數今年漲幅均達兩位數,大幅跑贏一項衡量亞洲整體的基準指數。

隨著對所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全球需求激增,且晶片行業周期即將迎來轉機,韓國和台灣等科技股占比較大的市場正在回升。這兩個市場的基準指數今年也至少上漲了15%。在印度,散戶投資者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穩健的盈利提升了股票的吸引力,同時外國資金也在湧入,幫助推動NSE Nifty 50指數升至距歷史高點僅差不到2%的水平。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股票和信貸主管Hartmut Issel說:「韓國是我們目前最看好的,因為半導體、元器件和科技板塊在該市場的占比約為60%。」他補充表示,「價格已經觸及付現成本,庫存消化正在進行中」,同時該行業正削減資本支出計畫。

關注除中國外亞洲這一主題在近期的策略師評級調整中清晰可見。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上周對中國轉持中性觀點,並看好韓國、泰國或新加坡等受益於中國消費的市場。上周五,花旗全球配置團隊以缺乏刺激措施為由將中國的評級從超配下調至中性,同時上調了除中國外新興亞洲市場的評級,原因是預計科技行業表現超群。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市場的部分領域大幅上漲,如國有企業以及半導體和人工智能個股。正如11月至1月期間對經濟重開的亢奮情緒所呈現的那樣,錯失中國市場的任何反彈機遇都可能令人痛苦。

推薦閱讀:美國銀行證券:中國股票做空「太便宜」 做多又「不值當」

隨著資金追逐勢頭正勁的市場,對估值的擔憂已下降。韓國Kospi指數和日本日經225指數較過去10年平均動態本益比分別溢價23%和17%。常年因高估值而遭忌憚的印度股市基準指數目前的本益比接近20倍。

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市場的長期波動性以及監管環境的不可預測性意味著投資者正變得更加挑剔。

「就在中國市場進行投資的方式而言,你需要更為具體及有針對性,」高盛集團亞太區首席股票策略師Timothy Moe向彭博電視表示,「對中國的較長期前景存在大量懷疑,這意味著短期內投資者對中國的偏好仍將受到抑制。」

—聯合報導John Cheng、Charlotte Yang

原文標題Global Money Is Fast Chasing Alternatives as China Anxiety Grows

--聯合報導 John Cheng、Charlotte Yang.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