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284.54
    +83.27 (+0.48%)
     
  • 國指

    6,120.37
    +20.15 (+0.3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道指

    37,820.09
    -640.83 (-1.67%)
     
  • 標普 500

    5,007.60
    -64.03 (-1.26%)
     
  • 納指

    15,462.17
    -250.58 (-1.59%)
     
  • Vix指數

    17.18
    +1.21 (+7.58%)
     
  • 富時100

    8,059.58
    +19.20 (+0.24%)
     
  • 紐約期油

    82.15
    -0.66 (-0.80%)
     
  • 金價

    2,344.50
    +6.10 (+0.26%)
     
  • 美元

    7.8281
    -0.0028 (-0.04%)
     
  • 人民幣

    0.9250
    +0.0003 (+0.03%)
     
  • 日圓

    0.0501
    -0.0001 (-0.24%)
     
  • 歐元

    8.3870
    +0.0113 (+0.13%)
     
  • Bitcoin

    63,386.77
    -1,737.07 (-2.67%)
     
  • CMC Crypto 200

    1,369.40
    -13.18 (-0.95%)
     

彭博專欄:中國解決不了全球晶片短缺的問題(更正)

【彭博】-- 為什麼中國不能搭把手,解決晶片短缺的問題? 這個被譽為世界工廠的國家,一直為全球經濟提供各種產品,也經常得應對國內的供應過剩。但在解決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的辯論中,中國為什麼在很大程度上是局外人?

答案是以下這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在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方面就是沒辦法滿足這個世界所需。它在半導體方面的自給率仍低:它出口了價值約1000億美元的晶片,但進口晶片超過3000億美元。同時,據滙豐控股的估計,在晶片製造商所需的半導體生產設備上,中國的生產占比為28%。

在中國建立的晶圓廠和生產線需要進口設備。去年,137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來自海外 ,比前一年成長了30%以上。由於極度缺乏相關設備,以至於中國得進口日本的二手設備,推動價格急劇上漲。

中國在這方面確實已有一些進展,尤其是在晶片製造的低階製程上,但要升級到更複雜的作業需要數十年之久。比起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全球龍頭,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國際等公司的技術落後幾代之多。直到2015年,中芯的技術仍較為老舊,中國仍無法闖入前沿。隨著晶片設計的進步以及全球對較高階半導體的需求,中國正在追求一些不斷變動的目標。

去年,中國的光刻設備進口增長了97%。中國確實有一家公司生產光刻設備:上海微電子裝備。該公司預料今年或2022年可以交付使用一種較舊光刻技術的設備。

北京為了在半導體上自給自足的確堅持不懈,向晶片行業提供了長達數十年的稅收減免等補貼和激勵措施。自力更生仍然是國家的政策目標。但是,大型項目已經折戟沉沙。中國一些製造用於晶片清洗等低階製程設備的公司,則擠在一個小市場粥少僧多。2019年,中國整個晶片市場只有6.1%的份額是由總部位於該國的公司提供。其餘供應商都是外國公司。在中國最大晶圓設備公司之一的北方華創,補貼佔其2019年淨利潤的87%。

廣告

此外,滙豐銀行指出,與其他市場領導者相比,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低於標準。它們的服務成本更昂貴,而且不夠精密。除了購買設備所需的費用外,擁有這些設備的代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上漲。

即使中國在晶片設計和技術野心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如果手中沒有製造這些晶片的設備,這些晶片還是無法供其國內使用或出口。它既無法製造這類設備,外國業者又對這些設備設限,表示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內只能繼續依賴全球供應鏈。

外界儘管對中國晶片製造的野心憂心忡忡,但要解決當前晶片供應短缺的問題,中國短期內幫不上忙。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主要角色仍然只是組裝者和集成者-即在電路板上放置晶片。

(Anjani Trivedi是彭博專欄作者,重點關注亞洲工業企業領域,先前曾效力於《華爾街日報》。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或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原文標題China Can’t Fix the Global Microchip Shortage: Anjani Trivedi

(更正第五段公司名稱為上海微電子裝備)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