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57 分鐘
  • 恒指

    17,289.93
    +88.66 (+0.52%)
     
  • 國指

    6,121.24
    +21.02 (+0.34%)
     
  • 上證綜指

    3,053.14
    +8.32 (+0.27%)
     
  • 滬深300

    3,531.05
    +9.43 (+0.27%)
     
  • 美元

    7.8301
    -0.0008 (-0.01%)
     
  • 人民幣

    0.9250
    +0.0003 (+0.03%)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日圓

    0.0501
    -0.0001 (-0.28%)
     
  • 歐元

    8.3876
    +0.0119 (+0.14%)
     
  • 英鎊

    9.7770
    +0.0200 (+0.20%)
     
  • 紐約期油

    83.06
    +0.25 (+0.30%)
     
  • 金價

    2,333.50
    -4.90 (-0.21%)
     
  • Bitcoin

    64,301.38
    -2,498.06 (-3.74%)
     
  • CMC Crypto 200

    1,389.86
    +7.29 (+0.53%)
     

彭博專欄:我得了新冠,在中國的朋友以為我快死了

【彭博】-- 中國實際上已經有兩年沒有新冠病毒了,住在那裡的人大多數沒有任何家人或朋友感染過新冠。兩周前當發現自己「中招」後,我立即向中國的朋友報告了感染omicron的情況,在沉悶無聊的香港禁足期,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提神的小插曲。

他們的反應讓我吃驚。雖然全球有大量證據表明omicron的癥狀大多輕微,就像我的情況一樣,但在中國,感染病毒這事還是「挺不好聽」的。就連海歸們也是緊張兮兮。雖然我說自己癥狀輕微,但一位朋友還是叫我去「立刻」去買一種據說可以緩解病癥的中成藥蓮花清瘟。順便說一句,這種膠囊目前在香港已經搶購一空。

我父母更是極端。媽媽直接失眠了。爸爸是一位退休化學工程師,他喜歡引用科學研究,堅持認為中國不應該放棄「清零」政策。他的觀點是:中國的新冠疫苗接種率與香港類似,80及80歲以上人群40%沒有打過一針疫苗。而香港現在的新冠死亡率高居世界首位。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北京遲早會考慮放鬆防疫管制。但是這種對風險的低容忍度如今已根植在大多數國人心中。

就目前而言,中國還堅持其所謂的「動態清零」政策,由於正經歷自疫情初期以來最嚴重的爆發,全國約有3,000萬人處於被封鎖狀態。

但是官員們正在探索應對疫情的其他方法,包括對接種過全程疫苗的國際旅客實施隔離豁免。最近幾周,幾位知名科學家都走到台前安撫並教育公眾。在最近一則微博帖子中,防疫專家張文宏指出,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廣告

但眼下許多人對此滿心恐懼。在2019年新冠疫情首次在武漢爆發後,官方媒體播出的英美無數人死亡的照片令中國人驚恐不已。中國政府還做出了比較驚人的統計預測。國家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吳尊友去年11月表示,如果中國的感染率和發病率和美國英國相當,不採取圍堵清零政策的話,中國的感染人數將達到2.5億左右,300多萬人死亡。

目前,上海已經排除了封城的可能性,但我在上海的朋友自發搞起了禁足,一周七天,全天24小時都待在家裡,所有從外面進到公寓的東西都要消毒。考慮到過去兩年政府一直在關注海外包裝和進口水果攜帶病毒的問題,你能怪他們多此一舉嗎?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清零政策實行的過於成功。即使北京想對外開放了,也很難說服人民忍受與病毒共存。

每個人天生有不同的風險耐受度。在美國,那些相信防疫限制應該放寬的人可以搬到共和黨控制的州,比如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州。但在中國,大家得待在一起。那些願意容忍病毒的人無處可去。

(任淑莉是彭博專欄作者,重點關注亞洲市場。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原文標題

I Caught Omicron. People in China Thought I Was Dying: Shuli Ren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