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1 分鐘
  • 恒指

    17,263.30
    +62.03 (+0.36%)
     
  • 國指

    6,114.32
    +14.10 (+0.23%)
     
  • 上證綜指

    3,052.90
    +8.08 (+0.27%)
     
  • 滬深300

    3,530.28
    +8.66 (+0.25%)
     
  • 美元

    7.8301
    -0.0008 (-0.01%)
     
  • 人民幣

    0.9250
    +0.0003 (+0.03%)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日圓

    0.0501
    -0.0001 (-0.28%)
     
  • 歐元

    8.3945
    +0.0188 (+0.22%)
     
  • 英鎊

    9.7920
    +0.0350 (+0.36%)
     
  • 紐約期油

    83.11
    +0.30 (+0.36%)
     
  • 金價

    2,335.50
    -2.90 (-0.12%)
     
  • Bitcoin

    64,019.00
    -2,751.79 (-4.12%)
     
  • CMC Crypto 200

    1,383.86
    +1.29 (+0.09%)
     

【從數據認識經濟】日本企業風光不再?

在美國加息環境下,日圓繼續貶值,兑美元匯率創下25年低,兑港元更見5.74算。回顧日本歷史,在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發之前,日本曾經風光一時,在1989年的全球總市值排名中,前十被日本企業佔據七成。

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是日本經濟最風光的時期,當時日本經濟增長率保持在5%以上,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印著「Made in Japan」的商品遍布球各個角落,大多數的日本人認為超越美國指日可待。1989年,由日本企業發起的兩單收購案震驚市場:一是,三菱地所買下美國紐約的商業大樓洛克斐勒中心;另一件是索尼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視娛樂公司。

根據美國《The Business Global》1989年7月17日報導,全球總市值排名前五名都是日本企業,依次為NTT(日本電信電話)(市值1639億美元)、日本興業銀行(市值716億美元)、住友銀行(市值696億美元)、富士銀行(市值671億美元)以及第一勤業銀行(市值661億美元)。當時,前十只有兩家公司是非日本公司,就是位於第6的IBM、第8的Exxon以及第10的殼牌石油。

對比2022年的全球總市值排名,日本企業的影響力似乎已經不再。根據Wright Investor Service數據,目前全球總市值前十的公司基本上是美國公司。在1989年曾是前十的7家日本企業,目前只有NTT和東京電力公司延續下來,而日本興業、住友、富士、第一勸業和三菱銀行等企業都經過合併。

廣告

編輯/製圖:Business Digest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商業熱話】網傳內地多省市銀行出現提款難,客戶提款被限每日只取1000人民幣
【商業熱話】人民銀行與國際結算銀行制定「人民幣流動性安排」
【行業數據】2022年全球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繼續跌出前十至20位
【商業熱話】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H&M門店倒下,H&M本周關閉上海旗艦店
【商業熱話】財匯局整體員工流失率激增至30%,會計及法律人員流失率尤為嚴重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